第194章 荣誉牌匾(1 / 2)

导购领着“好奇宝宝”般的群众上到七楼,接待处的四名颜值极高的男女工作人员,立马迎上前躬身问好。

“贵客们早上好,欢迎光临楠钰“云端食光集”。

我们已经备齐精致餐点,现磨特调咖啡,沁香茶品,以及汇聚数地的特色美食。

现以万分诚意,邀请各位品鉴,尊享优雅食光。”

说着,四人笑着侧身而立,抬手做请,“各位请进。”

“好好……”

略显拘谨的群众,呵呵笑着,也客气地朝他们点了点头,旋即步伐“僵硬”地鱼贯而入,来到候位与休憩的公共区域。

此处地面做了处理,整体高出其他位置近40公分,而边缘面向四周,从两寸余高峰处延长到坡底足有30公分距离。

刚好接上铺了浅绿色钢化玻璃掩盖的三指宽、深排水沟,这样,既方便雨天排水进顶楼边缘的下水通道,又显得美观雅致,可谓一举两得。

再看那平台之上,地面的立体压花图案,被人用特殊颜料描绘出整体画面,仔细一看,竟是夏日“荷塘美景”。

再配上置于“荷塘岸边”白色秋千,木质鱼骨长椅长桌,盆栽,花卉三两,和从玻璃凉棚顶间隔垂下,随风轻舞的镂空纱幔,以及陆续走上平台的人群,整体便是一“幅”浮光绘影的水墨丹青。

众人置身此处,无不发出惊叹,“这里好漂亮啊!晚上在这里看日落肯定很美。”

“对啊对啊,这个平台高度刚好,站在女儿墙前,上面放一杯咖啡,看着日落月升,那感觉肯定很棒……”

“那是一定的。”

侯在一旁的工作人员适时接话,对着闻声回头的顾客笑说,“这个位置,可是我们沈总亲自挑选的,可以看到东市的云栖山。

大家也知道,云栖山由数座嶙峋山峰组成,其挺拔苍翠,竹海成林,常年云雾缭绕,但其中景致却是清幽绝伦。

而如今,我们经过多番测试,发现站在楠钰商城的顶楼,任何面对它的一角,都能看到与身在山中所见大不相同的美景。

并且,各位还不用为了赏景而去云栖山攀爬受累,只要你们愿意,随时来楠钰消费一单,就可拿着小票上楼看日升日落,赏月映星河,直到我们打烊为止。

当然,若是各位不愿站在这小小的露台前挨挨挤挤,也可进入咖啡馆,品茗馆,或是自助餐厅坐着。

一边啜饮咖啡,细品香茶,尝尝外面有钱都买不到的海鲜,烧烤,甜品,菜,水果,卤煮,饮品,凉菜……甚至是西餐里的牛排,披萨等美食,一边欣赏美景。

若你们在这三处,一单消费满12元以上,且消费人数低于3人包括三人,三店皆可为你们免费为你们照一张以店面和云栖山为背景的照片。

以此类推,人数和金额增加一倍,照片就多一张。

当然,如果有特殊需要,比如说想多要一张照片,或是多拍一张其他背景的照片。

底片加彩照全送,每张多付我们两块,不要底片的,一张一块钱就行。”

“真的吗?那这样算下来很划算啊……”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还有这等好事,都在议论纷纷。

“那肯定啊!现在照张相洗出来可不便宜呢!”

“对啊对啊!正好我好久没照相了,干脆趁着吃饭的机会试试。

要是照得好,咱们以后直接来这儿拍实景,高档又漂亮,不比去照相馆好!?”

“行,就这么办……”

于是,一个个不差钱的“主儿”在工作人员的“自然”引导下,纷纷笑闹着涌进自助餐厅,咖啡馆以及品茗馆。

早已严阵以待的服务员见到他们,连忙迎上去热情问好,细心为大家挑选“打卡”座位,随即递上菜单,一套流程下来,可谓行云流水,再自然不过。

站在外面的四名接待成员,隔着玻璃幕墙远远看到这一幕,纷纷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继而转身一同走向接待处,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批客人。

而此时,另一边的沈嘉楠,已经和顾钰,钟宁,还有白云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五人早上主持完开业典礼,还没来得及进商场见证客似云来的激动时刻,就被扛着长枪短炮姗姗来迟的报社记者团团围住,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专访。

虽然问来问去都是那些话,但顶着大太阳在外面晒一个小时也挺累人的,好在熬一熬就过去了。

然而,他们才刚打发了记者,正准备进商场去整杯冰镇饮品,润一润各自那干得快冒烟儿嗓子。

却没想到,人还没动呢,就看到一个苏眠为代表的相关人员,抬着几块被红布盖着,类似牌匾的东西,敲锣打鼓地匆匆赶来。

那阵仗,隔老远都觉得夸张,但吐槽归吐槽,五人还是觉得高兴,一个个呲着大白牙,乐呵呵地迎上去握手道好。

“唉呀!苏市长好,各位好啊!”

苏眠看着几人那“谄媚”模样,不由无声憋笑,随即收敛心神,勾唇扬起“职业”笑容,双手紧握沈嘉楠递到眼前的手掌。

继而放开站到一侧,与顾钰他们打招呼,让位给市政的人与之握手。

“沈先生好……”

“你们好,你们好……”

众人一番交际后对立而站,沈嘉楠指着苏眠他们用红布盖着的东西,疑惑发问。

“苏市长,你们这抬的什么?看着还挺重的?”

实则他心里已有大概猜测,但一切未公布前,还是别太“聪明”的好。

而一旁的苏眠听到其问话,忍不住嘴角微勾,旋即恢复正常,继而抬眼用余光扫了下周围来来往往的行人,正色扬声说道。

“哦!是这样的,经过我们市政的调研评估,楠钰集团从去年入驻东市之后,不仅解决了我市长期闲置,阻碍城市发展,无法拆除利用的两块土地。

为城市发展腾挪出新的空间,并将其建设成地标性建筑,很大程度美化了城市环境。

同时,从建设初期到商城落成,前后解决了近400人的工作问题,让这400户家庭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