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多么悲凉的命运啊!(1 / 2)

韩宜可不愿替他说情,沐英更不会手下留情,这下完了,今后该如何是好?

多么悲凉的命运啊!

休息了一整天,等到下班时,李伟才捂着腰回到家中。

进门的小青看到他这副模样,十分惊讶,心想这次看来是真的伤得很重。

李伟也顾不上礼貌了,喊来小青帮他按摩。

现在唯有小青那双温柔的手还能给予他些许慰藉。

唉,作者尽全力了,六千字,已经是极限。

(本章完)

---

深夜时分,李伟偷偷摸摸地起床穿上官服,赶到午门外守候,生怕耽误了时辰被沐英再次抓走。

他下了决心,从此每天早朝都不缺席,任谁都阻止不了!

午门外,李伟混在大臣之中,等待宫门开启。

\"李大人在哪里?\"

沐英洪亮的声音响起,接着群臣纷纷避让,甚至有人指着他的位置,唯恐沐英找不到。

李伟弯着腰,满是无奈,这些人也太过分了吧!

沐英大步向前,一把抓住他的肩膀!

\"李大人,别藏了,你逃不掉的!\"

\"侯爷,求您饶过我吧!\"李伟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哈哈!\"

沐英爽朗一笑,将他拎了起来。

美好的一天就此展开!

自此以后,李伟的生活轨迹再次发生了变化。

白天跟着沐英经历各种磨砺,中午回到工部敷衍了事,所有事务都交给下属处理,自己不再事必躬亲。

意识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便下定决心慢慢放手,将责任逐渐转移出去,从此安心享受古人般的生活,不再去想汽车、飞机这类东西,电灯电话也一概抛诸脑后,这样轻松自在的日子其实也不错。

这一天,李伟正让小青给他做“治疗”的时候,吴伯宗登门拜访。

李伟拖着虚弱的身体缓缓来到正厅时,吴伯宗已经在那里等了许久。

看他这副模样,吴伯宗关切地问:“李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唉,别提了!”

李伟摇头叹息,一手捂着老腰,由小青扶着坐下。

“吴大人今日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李伟坐定后问道。

说起来,他平日里很少与人交往,别人没事也不会来找他,既然上门,那一定是急事。

果然,吴伯宗听罢立刻神情凝重地拿出一份奏折,说道:“李大人,请过目。\"

李伟愣了一下,迟疑道:“这不大合适吧,你私自给我看奏折,这不合规矩啊。\"

吴伯宗的表情僵住了,无奈地看着他:“李大人身为内阁大学士,看看奏折难道不合规矩?”

李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是啊,我还是内阁大学士呢,真是忘乎所以了。

想到这里,李伟便坦然接过奏折,大致翻阅一番后递还回去,嗯,内容看不懂。

“吴大人,你直接说吧,这上面写的是何事?”

李伟直截了当地问。

吴伯宗早已习惯了他的作风,也不指望他认真读完奏折,接过奏折收好后,严肃地说:“这是永嘉侯朱亮祖弹劾番禺县令道同的奏折,陛下已御批,赐死!”

李伟听完,不明所以,疑惑道:“接着呢?”

吴伯宗接着说:“这个道同我略有了解,为人刚正,为官清廉,并不像永嘉侯所说的那样傲慢无礼、不敬上级,我认为此事定有隐情。\"

李伟听了这话,明白了吴伯宗的意图——他是想让他帮忙救这个人。

李伟沉思片刻,虽然他对道同的情况并不清楚,但他相信吴伯宗的人品。

然而,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证明道同是个正直的好官,还是要靠证据来说话。

先前提及过,外任官员的调查难度颇高,但仅限一人倒也不是难题,关键在于朱元璋是否愿意派遣人手彻查。

“你是打算替我美言几句?”

“正是,我已向陛下进言,可陛下执意如此。

思前想后,这件事还得仰仗李大人您出马。

毕竟您深受陛下……嗯,信赖,您的话应该比我更有分量。\"

在众人眼里,李伟是皇帝身边的小人。

尽管吴伯宗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他深知李伟深受宠信,这才找上了他。

虽然李伟几乎忘记了内阁的存在,但内阁众位大学士中,只有他兼任别的职务且为正三品,若论地位,当属他为首。

如今尚未有首辅之说,若有,那必定是他。

李伟略作思索,便应允下来:“行,我可以向陛下提及此事,不过我的话未必有用,我会尽全力而为。\"

吴伯宗面露喜色,连忙拱手致谢:“多谢李大人,其实我的要求并不大,只盼陛下能让道同有机会自证清白,毕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