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扬州攻略十一(2 / 2)

陶艺刚刚踏入会客厅,便见一名面容姣好、举止端庄的侍女款步而来。她微微躬身行礼,轻声问道:“先生可是前来赴约之人?”陶艺点了点头,那侍女随即微笑着引领他走向一处座位,并恭恭敬敬地为其奉上清茶一杯,而后静静地侍立于一侧。

陶艺独自坐在这宽敞而略显冷清的会客厅里,稍感有些无聊。他目光随意扫过身旁的侍女,开口问道:“小姑娘,不知你今年芳龄几何呀?”侍女垂首答道:“回先生,小女子今年六十二岁了。”听到这个回答,陶艺不禁心中暗笑,心想以自己两千多岁的高龄来看,眼前这位有筑基期初期确实还只是个小姑娘罢了。

接着,陶艺又好奇地追问道:“那你在这扬州府做事多久啦?”侍女略作思索后说道:“我在扬州已待了十年之久,之前也曾在吴郡服务了整整五十年呢。”陶艺听后颇感兴趣,继续追问:“好好的,为何要来此处当侍女呢?”只见那侍女脸上闪过一丝黯然之色,缓缓讲述起自己的遭遇。

原来,她家原本生活平静,然而不幸降临,父亲竟被当地的世家大族强行抓走,送去遥远的矿山劳作。家中只留下母亲一人苦苦操持那一亩三分薄地,艰难地维系着弟弟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计,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就在一家人几乎陷入绝境之时,幸而有吴笛将军率领一众将领挺身而出,一举剿灭了那些作恶多端的世家势力,不仅成功解救了她的父亲,还给她们家修建了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楼。此外,更是慷慨地分给她家五十亩肥沃土地以及三十亩茂密山林。自此之后,家境逐渐宽裕起来,弟弟也得以进入吴郡郡学专心修行学业。妹妹则留在家里帮忙操持家务。

讲到这里,侍女眼中满含感激之情,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我父母常教导我们,做人切不可忘记根本,如果不是吴笛将军的大恩大德,恐怕我们早已家破人亡。所以,即便吴笛将军起初并不愿收留我在此处当差,但我执意要来,最终他才答应让我在这会客厅担任招待员一职。这份工作每月能有六两银子的薪饷,而且天只需与姐妹们轮流值守四个时辰即可。每周还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待遇着实不错。”说完这些,侍女再次向陶艺福了一礼,表示感谢他愿意倾听自己的故事。

只听得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哈,笛忙于操持那些繁琐俗物,竟不知今日有贵客大驾光临,真是失礼至极啊!还望贵客多多包涵!”话音刚落,一个身材挺拔、风度翩翩的男子便出现在众人眼前,此人正是吴笛。

站在一旁的陶艺赶忙拱手作揖,面带微笑地回应道:“哎呀呀,艺可是久仰扬州牧您的大名啦!一直以来事务繁忙,未能得空前来拜访。今日有幸一见,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呐!您这风采气度,更是远胜于传闻中的描述呢!”一番话下来,说得吴笛心花怒放,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

两人相互寒暄着,气氛融洽而又和谐,彼此间你来我往地夸赞对方,让在场的人都不禁感到心情舒畅。过了一会儿,吴笛话锋一转,主动问道:“不知陶管家此次不辞辛劳来到扬州,所为何事呀?只要是在这扬州城的一亩三分地上,但凡笛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定当全力以赴,绝不推辞!”

陶艺听后微微颔首,神情略显凝重地说道:“实不相瞒,我们徐州牧陶签老爷如今已有两千余岁高龄了。”吴笛闻言不禁眉头微皱,略作沉思后缓缓开口道:“陶管家这话的意思……莫非是代表着徐州牧大人的想法吗?”陶艺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紧接着,陶艺继续说道:“我们老爷对吴州牧您可是仰慕已久,一直盼望着能与您见上一面,好好畅谈一番。所以特地派在下前来邀请您前往徐州一叙。”吴笛略加思索后回答道:“承蒙陶签老爷如此厚爱,那笛岂敢不从?只是眼下尚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安排一下。这样吧,陶管家不妨先在馆驿歇息一宿,待明日一早,笛便与您一同启程前往徐州。”说完,吴笛朝着身旁的侍从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带陶艺去馆驿安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