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们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而调查许久也未找到他贪污受贿的证据。
当然,他们早已知晓李伟创立的明黄商会,只是该商会名义上属于皇室,他们无法以此为由控告他违法经营。
至于李伟的日常开销,其实并不算大,尽管家中仆人的薪水很高,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那是他们通过明黄商会赚来的,并非出自李伟的公款。
虽未发现重大问题,但琐碎的小毛病却层出不穷,例如给工匠发放奖金。
“陛下,臣弹劾工部侍郎李伟擅自给军器局的工匠发放奖励,自从他管理军器局以来,挥霍严重,不懂珍惜国库资源……”
户部的徐辉抓住任何借口便开始喋喋不休。
朱元璋听后眉头紧锁,近来李伟花费不少,却毫无成效,令他十分苦恼。
李伟靠在薛祥身后睡得正香,对此毫不关心。
他早已习惯这般事情。
然而他不言,自有他人代劳。
身为都给事中的韩宜可,官职虽小,权力却不容小觑,亦有资格站立殿内。
徐辉陈述完后,他即刻出列替李伟辩解:
“陛下,臣以为不可如此评判。
李侍郎虽耗资巨大,然成果亦非同一般。
陛下交付的十万兵刃,他已在近日提前完成锻造,此等效率远超以往方式,虽投入甚巨,臣以为仍属值得。\"
正在打盹的李伟心中一惊,这御史怎多管闲事?
徐辉弹劾他的时候他尚不在意,毕竟这种事已习以为常。
可韩宜可一番话下来,若是让老朱知晓他提前完工,定不会轻饶,必定加倍责罚。
这不是帮忙,分明是在害他!
韩宜可说完,还对李伟报以一抹友善的笑容,似在示意不必感激,这本是他分内之事。
李伟嘴角抽搐,暗自嘀咕不谢不行,我一定得好好谢你!
朱元璋听罢韩宜可之言,颇为震撼。
原本他布置诸多任务给李伟,能按时交差已是难得,没承想他还提前一个月完成,实在超出预期。
“李伟,你真做完了?”
朱元璋带着些许惊喜看向李伟。
“嗯,完成了。\"
李伟无奈,只得垂头丧气地上前行礼。
他这副愁眉苦脸的模样让众人不解,他说已完成,为何还是一副未完成的样子?莫非是在装腔作势?
“哼,既然完成了就退下吧。\"
朱元璋摆手示意,本欲赏赐,见他这副模样便打消念头。
“陛下,臣怀疑李伟只是草率行事敷衍朝廷,建议派人核查一番!”
------------
换作他人提前完成任务,早就得意洋洋地前来邀功,轮到李伟这里,却仍是郁郁寡欢。
旁人不明真相,朱元璋却深知这家伙的脾性,这副模样分明是要拖延至最后才交差,好从中偷懒。
“罢了,既已完成便回去站好。\"
朱元璋厌恶地挥了挥手,原本想要赏赐的念头因他的态度而消失殆尽。
“陛下,臣认为李伟此举或为敷衍朝廷,请派专人复查!”
赵本出列奏道,朱元璋下达的军械制造任务确实有正式公文,他身为兵部尚书深知此任之艰巨。
在他眼中,这任务几乎无法达成,更别说提前完成,简直荒谬至极。
朱元璋听完亦觉有理,同时他也颇为疑惑李伟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造出这么多兵器。
“嗯,很好。
那咱们下朝之后一同去看看。\"
赵本听后心中暗喜,随即高声道:“陛下圣明!”
说罢,他戏谑地瞥了李伟一眼。
李伟翻了个白眼,心想这些人全都不怀好意,连那个御史也不例外。
朱元璋素来雷厉风行,散朝后便带领众人前往军器局。
当然,大多数无干的官员各自返回衙门处理公务了。
不过有些大臣一直与李伟不合,有机会挑剔自不会错过,比如赵本、徐辉、张宗艺等人。
薛祥与赵俊身为工部同事,自然也跟着过来,毕竟这是他们部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