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句书。”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苏无言现在是深有体会!
尽管他身怀系统,但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名师的亲自指点,所以这段时间的修行之中,他只能独自一人艰难地摸索前行。
如今遇到扫地僧这种高手,他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将自己脑海深处积压已久的无数个疑问,如连珠炮一般,逐一向眼前的高人抛出。
这些问题涉及到功法修炼、武学境界突破、内力运用技巧等等各个方面,每一个都曾令他绞尽脑汁却始终不得其解。
令人欣喜的是,面对苏无言的一连串急切提问,扫地僧并未露出丝毫厌烦之色,反而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着,并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了详尽且精准的回答。随着一个个疑惑被解开,苏无言只觉得心头豁然开朗,原本笼罩在前方道路上的重重迷雾正在逐渐消散。
他深知,虽然今晚未能如愿获得传说中的《九阳真经》,但仅仅是扫地僧给予的这些宝贵教导,便已经胜过世间任何珍贵秘籍。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过这番交流之后,苏无言意识到自己欠下了扫地僧一份大大的人情。
从此以后,如果想要与少林寺为敌,那可就得好好寻思一个光明正大且令人信服的理由才行。否则,即便他实力超群,也难免会遭人诟病。
说不定哪一天,当少林寺遭遇像鸠摩智那样的强敌欺凌时,自己还不得不挺身而出,仗义相助。
想到这里,苏无言不禁感叹道: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呀!虽说扫地僧并未明言要他回报些什么,但这份人情债却实实在在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不过,好在他生性豁达,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
他心想:既然已经欠下了这么多人情,那就索性不再去计较,反正债多不愁,虱多不痒嘛!于是,他直接厚着脸皮请求扫地僧传授他般若掌和大金刚掌这两门绝技。
半炷香时间之后,只见苏无言轻抬右手,隔空猛然拍出凌厉无比的一掌。
刹那间,一股雄浑至极的内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般喷涌而出,直直轰向不远处的一根粗壮柱子。只听得一声闷响,那柱子竟硬生生被击出一个深深的、厚实无比的掌印来。
“阿弥陀佛,苏施主果然是练武奇才,想不到这百年来你会是第二个练成金刚掌力之人,我佛慈悲。”
扫地僧凝视着苏无言,满脸皆是赞赏之色,不禁感慨地说道。
“大师谬赞了,小子我这点微末功夫,在您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不值一提。”
苏无言闻得此言,脸上泛起一抹谦逊的微笑,拱手施礼道。
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早已乐开了花。要知道,能得到扫地僧这样的高僧亲口称赞自己为武学奇才,简直就如同获得了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认可,堪称是一种官方认证呢。
“呵呵,如果连您这等身手都算作班门弄斧的话,那么我少林寺众多弟子岂不是全都成了滥竽充数之辈?”
扫地僧轻轻摇头,叹息一声后接着说道。
听到这番话语,苏无言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他暗自思忖道:看起来,在扫地僧面前,还是不宜过分谦虚啊。
跟着扫地僧整整学习了一整晚之后,苏无言只感觉自己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体内那股雄浑的内力在经脉间流转时变得越发顺畅自如,运用起来更是如臂指使、得心应手。与从前相比,此刻这一身内力所爆发出来的威力明显增强了好几个层次。
此刻,他心中更加明白了有一个名师指导的好处了。
在接下来的数天里,他完全沉浸在了扫地僧传授给他的各种精妙武学之中,甚至连当初想要借阅《易筋经》一事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每一晚,他都如同一个求知若渴的小学生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扫地僧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深奥无比的武学至理。
“好了,你这几天已经将贫僧掏空了,再多的我也是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
这天深夜,当最后一部分至关重要的知识也讲解结束后,扫地僧面带微笑,深深地凝视着眼前的苏无言缓缓说道。
其实,这两天看似是扫地僧在单方面地向苏无言传道授业解惑,但实际上于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对自身所学武功的全面梳理和总结呢?
正如古人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通过这次给苏无言讲学的过程,扫地僧发现自己以往在武学修行道路上的诸多疑惑和瓶颈竟然不知不觉间就迎刃而解了。
如今的他只觉得心头一片敞亮,过去的许多想法和念头都豁然开朗,原本停滞不前的武学造诣竟也因此而更上一层楼。
“这几日,多亏有前辈您不吝赐教、悉心指点,晚辈我才能够在武道一途上取得如此惊人的进展。说来惭愧,晚辈实在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回报您的大恩大德。想来想去,唯有这本《洗髓经》或许还能略表心意。希望它能对前辈有所助益,愿前辈您的武道修为能够更上一层楼,如那参天大树一般,枝繁叶茂,高耸入云!”
说完这番话后,苏无言深深地凝视着眼前的扫地僧,其目光之中饱含着无尽的感激之情。紧接着,只见他缓缓地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摸出了一个泛黄的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