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冷色调(2 / 2)

纯原乡 暗墟之渊 2638 字 7小时前

而屋顶的灵感来源于温岚和杰伦的那首屋顶,本来也是想按这个写,主题青春纯爱一些。但真正写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迷幻孤独的氛围,虽然最终效果也还不错。

算了,继续回顾。

第三首和第四首相继写出来的就是《星》和《野》,这两首的灵感是同一个晚上出来的,也是后面同一天写出来的,但是内容完全不一样,《星》延续了我一贯的冷色调和克制的冷抒情,外形有点像之前的《极夜》,但内在又不一样,极夜是一种很轻短干净、快要碎掉的安谧孤独感,而这首星,多了倔强和救赎的味道,而“黑衣人”的离场,和后面的归来,便是代表隐藏在内心的救赎力量。

其实“黑衣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之前的《白云雪山连绵梦》里,那个骑三轮车的怪人,也是代表这种救赎,但那种是外力介入的,是不可预知的,而《星》里的黑衣人则是自己内心的顽抗,看似微弱,却从未离开。

《星》在我的诗里比较独特的一点是,开头的称呼对象不是“你”,也不是“亲爱的”或者“朋友”,而是“dear”。其实一开始写的就是亲爱的,但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后来想明白了,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极度含蓄的浪漫,“亲爱的”这种直白的称呼并不适用于本土环境,所以我干脆换成了dear,看上去就没那么违和了。

相比之下,《野》就写的非常狂野,最有灵魂的就是开头第一段:

“潦倒潦草醉倒在这坡野草,

扛着打折的坏话心情

滥情发泄似的天性撕咬,

不管春夏秋冬吹起流浪小号,

裹紧漏风棉袄,淡淡假笑,

群山小妖不敢问我讨要。”

——

这一段描述的是一种看似摆烂无能的落魄无赖形象,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在最低谷时依旧保存的最后一份骨气。

后面的《街道》和《樱花雨》也是姊妹篇,一首偏讽刺,一首偏抒情,其中樱花雨写完后我感觉并不好,主要还是言之无物,整体感很涣散,但又找不出可修改的地方,最终决定把段落重新排序,把“因为赶了很远……”放在第一段,把原本第一段的“真实的,或许刺眼……”放在最后一段,效果好了一点,起码不会让人毫无阅读欲望了。

《漫画》和《呼吸感》这两首兄弟篇倒是很像,都是篇幅适中,修辞比较干净温暖,但其实《呼吸感》本来想写成那种迷幻怪异的味道,可惜脑子没能争口气,编不出来。

《一件风衣》,算是我寄予厚望的一首,所以也是写的最长,本来想走抽象的文艺气质,结果现实元素太多,最终还是事与愿违,成了疲惫城市的抽象速写。

《面包房的猫》是我最偷懒的一首,因为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干脆把原文复述了一遍再加点鸡汤,之所以坚持写这首,也是一开始我想专门留一首篇幅来写童话,而我小时候看过的童话,对这首印象很深刻,它并不像安徒生童话那样黑暗,反而非常温暖。

最后,正文的最后一首,日落以后。

这首按理说是最好写的,但是想写好也很难,但我写的很顺畅,而且感觉还不错,有一种憋在心里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叹出去的感觉。

第一段上来就是宏大的视角,吸引注意:地球,海岸,暖暖的地平线,飞走的鸽子,鲜活的行人和天空。

营造出一种从广阔视角迅速拉近又放远的空间感,简单几句迅速构建画面感,为后面的鸡汤做好背景。

第二段就是我最想表达的东西:

“其实我很爱这个世界,

虽然这么久以来

都是这么孤单、平凡,

正因如此复杂

产生了血液的共鸣,

也理解了岁月的美丽。”

——

这首诗感情却并没有语气上那么简单,仔细品味的话,既有对世界的热爱,也有孤独的忍耐,岁月的感悟,缘分的无奈……

好了,接下来讲讲剩下的另一部分。

《序:扛上背包出走》没什么好讲的,《想象:日出》则是为了呼应后面的《日落以后》临时加的,这首排在《星》的前面也是为了开一个轻松的头,这首比较特殊的是我用的是女性视角去写的,主要是因为这一句“我要用长发钓满阳光”,当然,男人也不是不能留长发,但结合语境,这种俏皮类似撒娇的语气还是用女性视角比较好。

《休息:躺在沙发逗狗》是第一个转场视角,当经历了星野,逛遍了街道,淋了一场樱花雨后,该回到家里,躺在沙发上,开着电视抱着狗,好好歇一歇了。

这首分为四个段落,前两个段落比较低沉,营造一种安静孤独的氛围,后两段以主人公为视角开始自言自语,他说,狗儿,快来陪我,你是狗,就应该在周末,被主人抱着,一起吃零食,看电视,尽情偷懒。

可是,主人却买不起大房子,也没有周末,只有日复一日的轮班,挣钱,这种日子他自己都很累了,已经没有能力去养狗了,所以他最终放弃了养狗这个愿望。

《下午茶:玩耍、浇花》是第二个转场,从颓废的周末来到另一种人生视角,这里的主人公有悠闲的下午时光尽情挥霍,当然,这同样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所以最后一段说“慢慢等待实现的时光更像无处深耕的漂流”。

《累了:回家路上》,从这一首开始,往后几首情绪越来越低沉,不复最开始的半忧半乐,但内心深处的细节却越发清晰起来。

“月亮是庄严的柔和,

心事便不宜滥觞,

可多少人无法停止,

因为没有回应

风一次次吹拂山岗,

而风景却多久都没变过”。

——

《屋顶》,前两段比较抽象,视角缩小在某村午夜,一间书房,一盏灯,一支笔,未来得及写满灵感的纸页,半掩的门和消失的外衣,提醒读者,主人出去找灵感去了。

所以他来到了屋顶。

第二段写的最抽象,不太好解释,我就不解说了,而第三段则打破了前两段的氛围,男人发现自己竟也只是别人的一场梦的一个角色而已。

爱是离开没什么可讲的,这首可以当作我个人的负面情绪发泄站。

《终幕:万籁俱寂地等待漂流》,这首可以称之为全章最佳了,这是首禅意中国风,但也有现代元素,意象非常密集,某些句子也比较新鲜。

但是我有点恨自己没憋住。

因为这首诗里面的一些元素我本该放在下一章里,下一章主要就是写这种国风类,我提前抛出来一首好的,其实也怕后面再写,写不出更好的来。

那也没办法了。

就这样吧,晚安,d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