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打卡黄庭坚故里(5)(2 / 2)

自他登基以来,大清已发生四场大规模地震,其中有一场涉及京城,与京城附近的六省,共计两百多个州县。

这一场,是康熙亲身经历过的。

地震时天崩地裂,地震后惨绝人寰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八年,时至今日,康熙仍然心有余悸。

康熙心烦的按了按隐隐作痛的额角,长叹一口气,只求地震别来沾边了。

【灾民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只能四处逃难,叶县迎来了一波又一波难民。】

【黄庭坚负责相关救援赈济工作,“邑有流亡愧俸钱”,瞅着凄凄惨惨戚戚的难民,黄庭坚心里自责不已。】

【可他官卑言轻,有心无力,只能徒自叹息,他将忧民之心全部融入到诗中,《流民叹》既成。】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看得越多,见识增长得越多,又经历结发妻子病逝,黄庭坚越发想要逃离叶县,逃离官场。】

【但“青山好去坐无钱”,弟婚妹嫁,弟弟聘礼,妹妹嫁妆,一大家里人的生活费还指着黄庭坚贴补,特别是妹妹的嫁妆。】

【在现代,高额的彩礼让男方家庭负担不起。】

【在北宋,则反过来了,高额的嫁妆让女方家庭负担不起,就连皇帝都会为嫁女发愁:“嫁一公主,至费七十万缗。”】

【民间,因筹措不起嫁妆,从而不成婚的剩女数量特别多,四川一个县人数就上百。】

叶非雪深深地叹了口气,剩女都还好说,因为这被溺害的女婴才是惨。

“赔钱货”这一说,指不定就是从宋朝开始的。

毕竟,当时嫁闺女实打实地赔钱,掏空家底都有可能。

有些人家,甚至在女儿年幼时就得开始攒嫁妆,不然攒不够。

【诸妹欲归囊褚单,值我薄宦多艰难。】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皇帝都愁,黄庭坚自然也愁,俸禄支撑着他上班而不辞官。】

与妻子生了三子七女,曾卖地卖房为五个女儿筹备嫁妆的苏辙无奈道:“破家嫁女啊!”

时下风气,嫁妆高低直接决定了女儿在夫家的话语权,受重视程度。

要想女子在夫家过得好,就只有厚嫁,钱多多滴。

苏辙唯一庆幸的是,本朝嫁妆是女子私产,不算夫妻共同财产,女子改嫁亦可以全部带走。

【官要继续当,但地方需得换,叶县这个官场情场都让他失意的伤心地,黄庭坚属实是不愿待了。】

【于是,他参加了四京学官选拔考试,文章优等,拔得头筹。】

【熙宁五年,黄庭坚调任宋朝陪都北京大名府,担任北京国子监教授。】

【这份任教工作,黄庭坚一共担任了八年,上官赏识,又续娶了妻子谢介休,收获了小棉袄。】

【并且,鼓起勇气给偶像苏轼写的信,偶像回复了,成功与偶像建立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家庭事业友情全部丰收,黄庭坚过得相当happy。】

一想起黄庭坚与苏轼的相识,叶非雪就忍不住联想到林黛玉与贾宝玉。

先是只闻其诗,未见其人,孙觉与李常先后推荐,再是写信往来,在对方锒铛入狱时为其发声,不离不弃,最后是双双被贬,分离数载终于相见。

啧啧啧,这比男女主相见都更戏剧化,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