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思源已经两岁了。小家伙继承了妈妈的酒窝和爸爸的大眼睛,最神奇的是天生就会说两种方言——跟外公视频时奶声奶气地喊\"阿公好\",转头又能字正腔圆地学姥姥说\"嘛呢\"。
三月的一个清晨,我正教思源用积木搭天坛,小柔突然举着手机从阳台冲进来:\"快看新闻!\"
当两位白发老人隔着会议桌伸出手时,思源突然指着电视喊:\"爷爷!\"我们这才发现,镜头角落里站着西装笔挺的林爸爸——原来他作为台商代表受邀参加了会谈。
当晚的视频通话里,林爸爸兴奋得像个小伙子:\"知道吗?我当面跟大陆领导建议,应该让金门成为两岸融合示范区!\"他神秘地压低声音,\"领导说...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
四月,金门突然热闹起来。大陆的工程队开始扩建码头,台湾的媒体记者扎堆入驻。我们的小餐馆突然成了网红打卡点——因为店门口挂着那块\"两岸一家亲\"的牌子,是当年县长亲手题的。
五月初,小柔接到个神秘电话。挂断后她呆呆地坐在沙发上,直到思源爬到她腿上扯头发才回过神来。
\"国台办...邀请我们参加海峡论坛...\"她声音发颤,\"作为'两岸融合家庭'代表发言...\"
我手里的锅铲咣当掉在地上。这个由两岸官方合办的论坛,向来被看作是关系发展的风向标。
论坛当天,小柔穿着旗袍,我穿着中山装,思源则是一身绣着熊猫和蓝鹊的定制童装。走进会场时,闪光灯亮得像暴雨一样。我发现前排就坐着当年那位送我们《金门战事》的北大教授,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学界泰斗。
轮到我们发言时,小柔刚开口就哽咽了:\"二十年前,我爷爷在金门用望远镜看厦门;二十年后,我儿子在厦门用望远镜找金门的外公...\"
我接过话筒,讲述了两个老兵从战场对手到亲家的故事。当大屏幕播放我们婚礼上两家父亲拥抱的照片时,台下不少与会者偷偷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