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韩语·九(1 / 2)

孕吐来得比预产期计算器还准时。清晨五点,我被敏雅踹下床:\"??! ???!\"(快!桶!)我跌跌撞撞抱着韩式铜盆冲回来时,她已经吐得眼角泛红,像只淋雨的小猫。

快递员按门铃时我们正在第七轮孕吐。签收完青梅包裹不到两小时,我妈扛着酸黄瓜坛子破门而入:\"酸儿辣女,这胎准是小子!\"她抹着汗宣布,坛沿上还沾着菜市场的香菜叶。

视频通话在当天傍晚变成没有硝烟的战场。两位母亲举着手机在厨房里穿梭,像战地记者般拍摄各自的止吐神器。敏雅母亲展示的韩药茶包泛着紫光,我妈立即镜头一转对准咕嘟冒泡的酸辣汤。

\"?? ??!\"(不像话!)韩国母亲指着汤里的桂皮直摇头。

\"韩国泡菜不也放姜?\"我妈不甘示弱。

最后是翻译软件先崩溃的——当第十次把\"陈皮\"翻译成\"旧皮革\"后,敏雅虚弱地举起白毛巾:\"???... ? ?? ????...\"(妈妈们...我还是吐吧...)

胎教战争在孕四月爆发。我搬出珍藏的《黄河大合唱》cd那天,敏雅默默在餐桌摆满韩文童话书。我们各自坚持了一周,直到做b超时医生突然笑出声:\"宝宝在踢腿呢——特别活泼!\"

屏幕上,小家伙正随着青岛方言版的《小苹果》手舞足蹈。产科李医生推推眼镜:\"看来胎教得用本地方言。\"

这位首尔大学毕业的产科医生,很快成为两家医学争论的裁判。每次产检都像联合国会议——老中医爷爷坚持要视频号脉,敏雅父亲则定时发送韩医食疗方案。有次李医生偷偷跟我说:\"其实你媳妇脉象和青岛大馒头一样健康。\"

孕六月时民宿来了位特殊客人。白发苍苍的金教授拖着行李箱,掏出一包泛黄的照片:\"丫头,查资料发现你外公的救命恩人可能住青岛。\"照片里年轻军人抱着朝鲜孤儿,背景是炸毁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