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打卡辛弃疾文化园(5)(2 / 2)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其中,最后一句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yyds。】

各朝各代诗人细细品味着这首元夕词,脑海中生出一个念头。

既然有最美元夕词,那可能也有最美清明词,最美端午词,最美重阳词,最美中秋词……

想到这里,诗人们顿时兴奋起来。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可是他们另辟蹊径比拼的机会。

听着这里,苏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有意思的想法。

他选节日,写词,再把词寄给朋友和对头两派人。

然后,当庄家坐庄,让他们分别作词和答,两派人一较高下。

就问,有不有趣,刺不刺激??

光想,苏轼嘴角就疯狂上扬。

年轻人的想法,站在书案前执笔磨墨,火速誊抄着《青玉案·元夕》的欧阳修一无所知。

只是,在来回欣赏这首词好几遍后,欧阳修默默把载有昔日所作《生查子·元夕》的纸页塞到了书架隐蔽处。

对不起,是他献丑了。

【这首词,关于辛弃疾最后寻找到的“那人”,说法千人千面,有很多种解读,在此主播就不多说了。】

【有意思的是,虞允文虽没有采纳辛弃疾主张,但他给了辛弃疾一个将他主张付诸实践的机会。】

【咱就是说,这俩人不愧是君臣哈!】

【一年后,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正月,虞允文任命辛弃疾,以右宦教郎出知滁州,担任滁州知府。】

【三十三岁,辛弃疾第一次迎来主持地方军政大权的机会。】

【滁州,位于安徽,自古以来就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

【南宋建立后,因地处宋、金边境,滁州曾多次被金兵攻陷,饱受战乱。】

【此外,从乾道三年到乾道八年,在几年内滁州先后又遭遇天灾,洪涝与干旱。】

【因此,这个时候辛弃疾接手的滁州,是这样子的:

周视郛郭,荡然成墟,其民编茅籍苇,侨寄于瓦砾之场,庐宿不修,行者露盖,市无鸡豚,晨夕之须无得。】

【满目疮痍,遍地废墟,居民住在搭建在瓦砾场上的茅草屋,行客商人没有,鸡鸭猪牛没有,甚至生活必需品也没有。】

欧阳修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天幕中的叶非雪。

那,那是滁州?那个四时之景不同,带给他无穷快乐的滁州?!

想起滁州的美景,想起滁州淳朴的百姓,欧阳修泪水夺眶而出,悲痛欲绝。

随后,顿觉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溅在桌案墨迹未干的词作上。

红与黑交织,令人惊心动魄。

“老爷!”

侍从疾步上前,扶住仰头将倒的欧阳修,神情焦急。

书房外守门的下人听见动静,火急火燎往府外跑,直冲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