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打卡黄庭坚故里(1)(2 / 2)

【除此之外,黄中理还专门为家族后辈制订了一本涉及行孝、为友、从业、求学等各个方面的《双井黄氏家规》,黄氏后人把它称作“黄金家规”。】

【在黄中理的精心教育下,他的五个儿子和弟弟黄中雅的五个儿子全部考中进士,人送外号“双井黄氏十龙”。】

黄庶微微一愣,眼中闪过惊讶感动与羞愧。

父亲已年过不惑,平日里与三位叔伯忙碌于家族事务,又经营着樱桃和芝台两座书院,根本没有时间备战科考。

为了完成这个十全十美的家族使命,十龙及第,成黄家之美,他们肯定付出了许多艰辛。

【一族“十龙”及第,轰动朝野,双井黄氏一族,一举扬名,成为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望族。】

【“十龙”中的老大黄沔,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与范仲淹同榜,是欧阳修的老师。】

范仲淹不禁一笑,当年这位给他留下的印象不浅。

听说,考试时黄沔写了一篇不可多得的《木铎赋》,结果却被考官评为下等文章。

幸亏归途中遇到了贵人,翰林学士胥偃。

胥偃不仅拉着人返回京城,还拿着《木铎赋》上殿启奏先皇。

先皇才下诏礼部再试,之后黄沔的名次才被拔擢在前十名中。

同一时间,欧阳修脸上浮现出怀念之色,想起了恩师黄沔与胥偃,还有他的……亡妻胥氏。

欧阳修的舅舅与黄沔是同僚,知道黄沔对教育学生很有心得,就把少年欧阳修托付给黄沔,让与黄沔堂弟黄注一起学习。

黄沔对欧阳修尽心尽责,倾囊相授,还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莫逆之交胥偃。

胥偃很是看重欧阳修,谆谆教导不说,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老八黄注,宋仁宗天圣八年考中进士,与欧阳修同榜。】

【嘉佑二年的千年第一龙虎榜,也有黄氏十龙的身影,老三黄湜与老六堂弟黄灏、堂侄黄孝宽一起金榜题名,时人称“联桂芳三及第”。】

【高中的那一年,黄湜五十七岁,黄灏五十六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盯着天幕赞道。

只要胸中雄心壮志不灭,年龄再老又何妨。

【而黄湜的儿子黄庶,早在十五年前,庆历二年,二十三岁时,就金榜题名,与王安石同榜。】

郭嘉冲着荀攸挑眉笑道:“这“双井黄氏十龙”听着很是优秀,不知能否与我们颍川“荀氏八龙”比肩?”

荀攸的叔曾祖,荀彧的祖父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办事明理,人送外号“神君”。

荀淑生有八个儿子,俱有才名,被人合称为“荀氏八龙”。

荀攸懒得搭理他,他比较关心他们荀氏是否同双井黄氏一样流传下去了,也不知道天幕几时会说到他们荀氏。

至于,天幕不会说荀氏?

不可能!!

荀攸根本不考虑,如果他们家荀香香不行,他们家老祖宗总行。

荀攸默默仰头,望向天幕。

天幕中,一尊面容严肃,手握书卷,微微抬头眺望远方,目光如炬,神情若有所思的巨大雕像巍然屹立。

雕像下方的基座上,雕刻着三个金色大字——黄庭坚(104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