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打卡陶渊明纪念馆(2)(2 / 2)

很快,她便到达了陶渊明纪念馆的展厅。

大门两侧也有门联:

浩歌传三径;

傲菊自千秋。

这副门联是由康有为的弟子着名女书法家萧娴题写。

【这个展厅分了四个板块来介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依次是故居柴桑里,投耒仕江洲,弃官辞彭泽,归葬面阳山。】

瞬间,一幅陶渊明生平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展示在天幕上。

【东晋哀帝兴宁三年,也就是公元三六五年,一个孩子在浔阳柴桑陶逸家里出生。】

【陶逸给这个孩子起名为陶渊明。】

【陶渊明曾祖父,也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陶侃,白手起家,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东晋军事巨头,以一己之力将陶家拔高到官圈上层。】

【无奈的是,虎父未必有虎子。】

【陶侃去世后,十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家产,手足相残,争斗不休,再加上外界士族集团的虎视眈眈,陶家很快败落。】

破案了!!!

倏地,陶侃手中利剑被用力掷在树干上,入木七分。

外敌当前,只顾兄弟相争,逞凶斗狠,何其蠢笨无用。

匆忙赶来的二儿子陶瞻瞧见了,不禁心惊胆战,他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搅进去这场残酷的兄弟之争。

陶侃利剑归鞘,瞥了他一眼,神情若有所思。

与陶瞻相反,陶侃反而觉得没他什么事,毕竟陶瞻是周访女婿,他要是参与进去,陶家争斗怕是不伤筋不动骨,很快就会结束。

除非,周访比他先死,后代也无用。

这般想着,陶侃盯着陶瞻的眼神渐渐不善起来。

【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是陶侃第七个儿子,性格相较于其他兄弟更为温和,官至武昌太守,见势不对便辞官带着一家老小跑路乡野。】

【陶渊明父亲陶逸,人如其名,为人恬淡而无心世事,不看重得失,曾任安城太守。】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陶渊明出生时,浔阳陶氏虽然已经没落,远不及东晋顶流望族“王谢”两族。】

【但是,一家人也衣食无忧,陶渊明接受了来自父亲的良好教育。】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少年时,陶渊明喜欢读儒家经典,有着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渴望能像标杆曾祖父般建功立业。】

【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就是:

猛志固常在,骞翮思远翥。】

【不幸的是,陶渊明八岁那年,陶逸去世,陶家的生活质量一下跌落谷底——“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母亲孟氏只能带着他回娘家,投奔她父亲,陶渊明外祖父,陶侃第十个女婿孟嘉。】

【孟嘉是魏晋有名的名士,为人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追求自然,受他影响,陶渊明形成了“性本爱丘山”的性格。】

【二十岁左右,渴望建功立业的陶渊明开启了游宦生涯,可惜一直没遇见钟意的伯乐,便回家了。】

【二十九岁那年,为了“亲老家贫”,赚钱给年迈的父母养老,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出任江州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