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翻译一下就是,像大禹这样的圣人都要珍惜每一寸光阴,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更应该珍惜每一分光阴。】
【天下同姓是一家,陶澍拿老祖宗的话来用,说出去倍有面。】
叶非雪瞥见了书院简介右侧,写了一首陶渊明的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并且,右边墙壁也写有两篇文章。
左侧是熟悉的“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明日歌》。
右侧是阳明先生警戒弟子的《惜阴说》: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然则小人亦可谓之惜阴乎?”
【鸡刚叫就起床,孜孜不倦地追求利益,这是凶人的做法,凶人热衷于做坏事,每天都嫌时间不够,然而这样的小人也可以说是珍惜光阴吗?”】
【有一说一,这三篇文章和惜阴书院就很搭,都含着劝人珍惜光阴的意思,完美契合书院主题。】
叶非雪往里走,进入左厅懿德流芳厅。
首先,看到的是湛氏的生平简介,内容很简短。
其次,就是简介旁边的鹤问湖传说。
【家人们看这里,这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陶侃问鹤葬母,白鹤追寻陶母墓。】
【相传,湛氏死前让陶侃把自己葬在一眼能看到湖水的地方,陶侃四处寻找,找到一个不凡之地。】
【在附近,他遇见了一个白衣白须的老者,老者指着身边的青牛,告诉陶侃:“牛蹄之下,就是贤母的安眠之处。”】
【说完,老者消失不见,原地出现了一只白鹤,白鹤振翅而飞,】
【哇哦!神仙!陶侃疾步走到老者指的地方,才发现,哪里有什么青牛?那是一座山,四周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陶侃将此地取名为眠牛岭,把湛氏安葬在了此地,奇怪的是自此以后此地渐渐多了许多白鹤。】
【后来,陶侃携同家人去给湛氏祭扫,却没想到寻遍了眠牛岭,都寻不到湛氏的墓踪迹,陶侃不禁痛哭流涕问:“墓在何处?”】
【神奇的来了,下一秒,湖面上成千上百只白鹤盘旋在眠牛岭,齐齐发出“啊~啊~啊”的呼喊声,似乎是在帮陶侃向湖面询问湛氏的墓在哪里?】
【人们便将这片湖称为鹤问湖,就是现在九江市的八里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