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河背了一个背篓走过来,还牵着孙葫芦。
“天河,葫芦,你们怎么来了?”
孙天河说道,“我爹娘说你们屋后的尖萼鱼黄草摘完了,现在要去远一点的溪水拗那边摘,让我们过来帮忙。”
孙天河是个勤快孩子,也知道伯娘家现在很多事情要做,索性听爹娘的话过来了。
不然这农闲时分,天天跟小伙伴去抓蝈蝈也没意思。
孙葫芦更不用说,只要是去找孙小六,别提多高兴了。
四个孩子一块朝着溪水拗走去。
“天河哥,冬菊姐,等等我,还有我呢。”
只见身后张牛全背着背篓一路小跑过来。
孙天河笑道,“牛全,也是你娘喊你过来的。”
张牛全点头,“我娘说木兰伯娘跟大壮哥下地干活了,就冬菊姐跟小六去摘那叶子,让我过来帮忙摘,一好也想过来嘞,但她要喝药,我娘不让。”
“行,那我们走吧。”
只见一群小孩子浩浩荡荡背着背篓出发,一路欢声笑语。
……
第二天。
宋木兰跟着一块去了镇上。
等仙人草卖得差不多的时候,她带着孙大壮去买农具还有糯米粉那些。
这一天可是大丰收!
又是几十斤糯米粉,还有去皮绿豆跟着花生。
宋木兰买了几样农具,让孙大壮先搬去榕树头。
米行的掌柜见宋木兰这段时间在他那买了不少米面,便让店里的伙计帮忙将她买的东西一块搬过去。
见孙大壮在榕树头守着东西,宋木兰回摊位的时候,孙冬菊跟孙小六已经在收摊了。
“走,回家。”
回去还有好多事要干,前天割回来的芋苗还没处理腌上,还要去割番薯苗回来种,怕是全部弄完又一天了。
他们过去榕树头的时候,孙富贵过来了,那里还坐了几个从村里出来偷闲的村妇。
宋木兰没记错的话,是廖家的大房媳妇周氏,还有吴氏家的邓氏。
青石村刺绣的手艺除了刘秀萍的可以,周氏跟邓氏的也不错。
因此,每隔一段时日,她们俩都会约好出来卖绣好的帕子手绢出来镇上卖以补贴家用。
宋木兰时不时就会在榕树头这边看到她们。
这一趟牛车是宋木兰包了回村的,比较早。
周氏和邓氏会坐下一趟牛车,难得趁婆母给出来镇上卖手绢,自然要偷偷懒,晚些再回去。
“哟,宋氏,你今个儿又置办了这么多东西啊,又是买地,又是养猪,这又是买农具,又是买这么多米面,里正家过年都不敢像你这么造啊,你说你卖点仙人草就这么赚钱?
都是一个村的,也教教我们呗,我保证学会了不跟你抢生意,以后你在这头卖,我去那头卖,你看行不行?”
“是啊,每次我看到你们家这仙人草都不够卖,要不我跟周氏去给你帮忙,看着给点工钱就行了。”
她们都知道,宋木兰叫了刘秀萍跟孙富贵两口子跟李素萍每天早上去她们家帮忙做仙人草。
即便她们打听不出来宋木兰每天给多少工钱,但起码得有十文钱,否则孙富贵他们怎么会天天去,不可能白帮忙。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这宋氏没理由只让他们几个赚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