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想听?”
“当然!”
朱棣的回答让韩成望向朱标,露出一抹无奈。
而后他开口道:“既如此,我便直说了吧。
永乐五年,燕王妃病逝,享年四五十。”
韩成特意避用徐皇后之名,仍称燕王妃。
他知道此时提及徐皇后,必遭朱元璋、朱标、朱棣等人彻夜盘问。
疲惫不堪的他只想速速送走朱标与朱棣,好安睡片刻。
“轰——!”
正待韩成详述原委、与他辩解的朱棣,闻言如晴天霹雳,顿时陷入恍惚。
目光呆滞,随即眼前一黑,便瘫倒在地。
韩成与朱标对此早有防备,朱棣晕倒时,两人迅速出手扶住他,避免他摔在地上。
上次朱元璋因韩成的话“昏迷”的经历让朱标这次镇定许多,没急着找大夫,只是直接掐朱棣的人中。
一边掐,朱标一边苦笑着对韩成说道:“你就不能慢慢告诉他这件事吗?”
韩成也叹气道:“我已经很慢了。提前多次提醒他,做好心理准备,谁料到还是这样。”
朱标清楚地看到,韩成并非不愿说,而是朱棣不断追问才不得已告知真相。如今朱棣晕倒,确实不能怪韩成。
两人交谈之际,昏迷的朱棣渐渐苏醒。见朱棣醒来,韩成立刻后退,拉开安全距离,动作十分娴熟。
朱棣醒来后稍显迷茫,随后猛然起身冲向韩成。
“你冷静点!先听我说!有事好好商量,别冲动!”
韩成急忙制止。
然而此刻的朱棣完全听不进去,只顾着冲过去。
韩成赶忙躲到朱标身后。
“四哥!冷静点!别伤害韩成!
如果出了什么事,很多真相就再也无法得知。
你想问什么就快问,别冲动!”
关键时刻,朱标伸臂将韩成护在身后,同时拉住朱棣,以防情绪失控的朱棣真的伤到韩成。
朱棣脸色苍白,情绪激动,但在朱标的劝阻下终于停下。
可是张嘴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
心中有许多疑问,却一时难以启齿。
“你是想问王妃的病根?”
韩成问。
朱棣虽说不出话,却连连点头。
韩成略作思索后道:“这个问题不太好解答。”
在他所知的范围内,史书中仅简单提及燕王妃因病去世,并未详述具体病症。
韩成此言刚出,朱棣的情绪便再度起伏。
“你……再仔细想想!韩成,你再好好想想!”
朱棣终于开口,但声音沙哑而干涩。
“韩成,求你了!我给你跪下了!”
战场上果断决绝的他,在军中曾以平民之身夺冠,近年领军征战的永乐帝朱棣,此刻只是个痛失相伴一生爱妻的普通男子。
韩成与朱标连忙上前搀扶,劝阻朱棣此举。
“我真的不清楚,史书上只写病逝,没提病因。若有记载,怎会不告诉你?”
韩成神情诚恳地说道。
“实话说,我对燕王妃十分钦佩,史册对她的评价极高。若非如此,我也真心不愿她英年早逝……”
多次确认韩成不知晓徐妙云所患何疾后,朱棣仿佛失去了全部气力,瘫坐在地。
静坐片刻,泪水夺眶而出,渐渐转为低声啜泣。
一贯好强不愿示弱的他,此刻全然不顾形象,在韩成和朱标面前放声痛哭。
短短时间内,朱棣接连获知两位至亲——他极为敬重的岳父及深爱的妻子相继离世的消息。
人之常情,若属寿终正寝,朱棣或许不会如此悲痛,但关键在于,他们皆因病辞世!
更为糟糕的是,两人离世时都算不上高龄。岳父五十四岁驾鹤西去已让朱棣难以接受,而结发妻子竟在四十五岁时便撒手人寰!
这怎能不让朱棣心碎神伤?
此刻的朱棣,已然濒临崩溃。
韩成看着眼前这位先因自己言辞而昏厥,后又痛哭失声的永乐大帝,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何是好。
明明叮嘱过朱棣不要在这事上多问,他偏偏不听,这下可好……
“大哥,您看,为何咱们家娶进门的女子,都没能长寿呢?”
满脸泪水的朱棣抬起头,望着朱标,哽咽着问道。
朱棣这一问,让本就在思念原配常氏的朱标再也忍不住情绪,眼泪夺眶而出。
是啊,为何进入他们家的女子,都无法长寿呢?
若是因为夫妻不合早早离世,倒也罢了。
但那些过早离去的,皆是品行端庄、夫妻情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