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提过那物事否?”
朱元璋颔首。这般堪称奇迹的器物,于他而言印象何其深刻,焉能忘却?
“彼时在后世,此物甚是常见,几乎人人皆备。
然相较那造**,实则天壤之别。
在我观来,二者间差距,不逊于皂与机之悬殊!”
“咦?竟如此艰难?!”
经韩成以皂喻机之后,朱元璋对造**之难,顿时有了明晰认知。
惊愕稍歇,朱元璋又觉理所应当。
确然,那等远胜天罚的神器,若易得,方是悖逆常理。
“若我大明亦能得此神器,岂非妙哉?
正可借此剿灭那些**,十数枚投掷,便能轻取敌命。
省却大军往返奔波之烦扰。”
朱元璋随即将神器与除敌之事联系起来,满含惋惜地望向韩成。
然而话虽出口,他心中却悄然松了一口气。
韩成所言之物太过骇人!
连老朱这般人物都为之震慑。
若韩成真能造出此物,他既喜且惧。
毕竟相较这般可怖之物,人如蝼蚁。
他忧虑造出之后,难以驾驭,恐伤及自身基业。
立足其位,他实在难寻妥善之道。
唯恐反受其害。
韩成造不出最好,他也无需为此忧心。
“那么,后世之时,我族是否能造?可有此物?”
朱元璋略作沉吟,目光迟疑地问韩成。
话语出口后,朱元璋目光中满是紧张。
唯恐自韩成处闻得不佳之讯。
韩成听罢此问,本能挺身而立。
一股骄傲、自豪与敬重之情,不禁流露而出:
得到了!
我国重新建国不过十五载,便在先辈伟人的引领与指导下,那些为国家甘愿隐姓埋名、忍饥耐寒、为民族振兴甘愿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人们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得到了**!
这使我国彻底站稳脚跟,再也不畏惧其他国家以此来威胁我们!
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他国用这种武器攻击我国,我们就放弃大片国土,带领数亿民众直接迁入敌国境内,与其交换家园!
“太好了!”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大声叫好!
他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
“我就知道,我华夏子孙从不落后!
纵使有时遇到困难,遭遇挫折,也能再度崛起,迎头赶上!
最终无惧任何人!!!”
得知后世的我国,韩成所在的时代能够研制并拥有那样的武器后,朱元璋比韩成还要兴奋。
即便那个时代离他极为遥远,和他建立的大明早已没有半点关联。
可听到这件事后,朱元璋依旧感到十分高兴。
这或许是无数华夏儿女流淌在血液里、深深刻在骨髓中的情感。
无论隔得多远,都希望看到与自己同根同源的国家变得更好、更强!
韩成和朱元璋交谈之际,旁边站着的朱标也情绪高涨。
站在边上的朱棣对父亲和韩成的对话有部分听不明白。
但他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烈情感,深受触动的同时也感到喜悦。
同时,他也好奇父亲和韩成提到的那只鸡和肥皂到底是什么东西。
听起来相当怪异。
但从父亲他们的反应来看,这些东西显然非常重要!
这让朱棣对父亲和兄长从韩成那里了解到什么信息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朱棣虽不清楚韩成具体擅长什么,但得知他的背景后,又从韩成处获知一些情况后,他能感觉到,有了韩成这样一个意外踏入大明且进入父亲视线的人,大明恐怕会发生改变。
即便如此,它依然会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尽相同……
“罢了,还是聊点实际的吧。”
当那些经过处理的材料被组合成块状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将其粉碎成颗粒,并进行晾晒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寂静已久的偏殿中,韩成开口了,打破了先前的沉闷气氛。
他继续向朱元璋、朱标等人传授提升**效果的方法。
听到韩成的话,几人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过来。
刚才他们还沉浸在韩成描绘的可怕武器的幻想中,如今再看眼前这些已被压制成块的材料,朱元璋等人心里五味杂陈。
就像经历了一场梦境。
他们原本对韩成改进过的**充满期待,此刻却觉得索然无趣。
韩成边演示边指导,利用简易工具尽量将块状物捣碎成颗粒。
“目前这只是初步尝试,让大家了解基本流程,所以显得粗糙。
等大家见识过它的真正威力后,陛下可以准备更专业的设备来制作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