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敌不过韩成的手段(2 / 2)

朱标和朱棣在反应过来后,本打算上前扶起父亲。

但见父亲默默站起身,似乎并无大碍,于是又默契地停下了脚步。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朱成摆出一副庄重的模样。仿佛完全没注意到刚才那一幕似的。

作为至孝之人,他们怎能在他父皇经历如此变故后还能笑得出来?这般放声大笑的事情,岂是他们这种孝子该做的?

尽管心中各自有着想法,但从他们紧绷的脸容、微微颤动的嘴角以及眼角隐约可见的细纹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孝子忍俊不禁的模样有多么难熬。

韩成本打算在愣神后上前扶起朱老太祖,可瞧见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的动作后,顿时领悟,随即也装模作样地仰头赏月。

一边赏月一边感叹:“十五的月亮真是圆润。此刻,我想要作诗一首。

明月几时有,**向青天问道……”

朱元璋挺身而立,环视四周,看到韩成对着月亮摇头晃脑,仿若未察觉自己的到来;再看看身后的两个儿子也是一副仰天观月的姿态,不禁觉得脸上一阵抽搐。

太尴尬了!

即便身为洪武大帝,经历过饥寒交迫的日子,早已练就厚脸皮,此时也不禁感到难堪。

尤其是想到韩成从未对自己行过跪拜之礼,而自己却先给他磕头,更让朱元璋郁结于心。

一时间,连胡须都随情绪起伏而颤动。

这是怎样的奇遇啊?

这究竟是哪个注定孤老终生的人干出的缺德事?

关门不闭户?!

朱元璋眉间微皱,怒火中烧。

努力镇定下来,看着韩成边走边吟诗,看似悠闲,实则迅速离去的身影,喝止道:“韩成,站住!”

听到呼唤,韩成停住脚步,将目光从月亮收回,转而看向朱元璋,仿佛刚刚才注意到他的到来,惊讶道:“哎呀,陛下,您何时来的?刚才专心赏月思乡,竟没发现您。”

满脸无辜地道歉。

看着韩成一本正经胡言乱语的模样,朱元璋真想狠狠揍他一顿。

但此刻动手,岂非默认了先前发生的一切?

老朱深吸了两口气,终究还是将那情绪压了下去。虽然刚才的事情几人皆见,但只要不点破,此事便仿佛从未发生。

韩成被喊住时,朱元璋的目光已快速扫过四周,未见到宁国公主的身影,心中稍定。

还好,还好,最不愿见到的情形并未出现。

这般想着,朱元璋不禁暗自摇头,觉得自己刚才竟有这样的念头,实在不该。

怎能如此怀疑自家女儿?不该,绝对不该!

他深知女儿并非那种人,韩成这厮必定是用了些手段,才迫使女儿答应了他的要求。

他对韩成早已恨到极点,又怎会与那厮有所牵连?即便那烟火真是韩成精心准备以缓和关系,又有何用?

他对女儿再清楚不过,怎会因韩成此举而改变看法?

“刚才那烟火,是你放的?”朱元璋收敛思绪,直截了当地问。

韩成点头承认:“是我做的。”

对此,他毫无隐瞒之意。他知道,否认无济于事。

“走,带我去看看!”

朱元璋神情严肃地说。一方面借此掩饰尴尬,另一方面也是想借这反应给韩成施压,让他接下来更配合。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心思颇为细腻。

“看什么?”韩成疑惑的声音传来,直接让朱元璋愣住了。

“你刚做了什么都不知道?还问我看什么?”

“当然是看烟火!”朱元璋没好气地回答。

“烟火刚刚放完了,您不是已经看见了吗?”

“没了?”

朱元璋看似漫不经心地注视着韩成,实则紧盯着他。

“真的没了,全放完了。”

“那烟火的壳子总该留下了吧?带我去看看。”

“壳子有什么好看的?最好看的是烟花。”

听罢韩成的话,朱元璋瞪了他一眼,瓮声瓮气地道:“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好,好,好,去便是。”韩成应声道,随即领路,朝先前放烟火之处走去。

朱元璋紧随其后,双眼在夜色中隐隐泛着光芒。

他原本就对韩成是否真为道门高人存疑,如今见他燃放的烟火远超这个时代之物,更怀疑韩成是否掌握了某种秘术,甚至能将后世之物带到此处。

而韩成方才故作懵懂的态度,无疑加重了他的猜测。

他认定,韩成隐藏的秘密终将暴露,而自己也能借此揭开他的底牌!

韩成回望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难察的笑意。

他知道,仅凭这场烟火,朱元璋绝不会善罢甘休。

看他那急切的模样,显然以为能从自己身上有所斩获。

可惜,他已用系统做了旧处理,即便朱元璋再聪明,也难以从烟火残骸中找出端倪。

朱元璋心思虽细,却终究敌不过韩成的手段。

“陛下,这就是。”

片刻后,众人来到现场,那些烟火筒尚在原地,燃烧后的痕迹清晰可见。

朱元璋赶忙上前查看,满心期待能从这些碎片中找到突破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