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悠冲他们摆了摆手,走到正前方的椅子前坐下,问道:“在说什么事情?”
陈启勋回答道:“刚刚探马来报,从平源府方向来了一支西狄军,人数大概在两万人左右,其中还有一些伤兵,像是经过了大战退回来的。”
高悠立刻想到袁战、邝成、徐震山他们,从时间上来算,他们应该已经到了平源府。
这次退回来的西狄军队,很可能就是攻打平源府,被击败退回来的。
随即问道:“他们离阎良城还有多远?”
陈启会勋回答说:“探马来报的时候还有近百里,探马说这些人走得很慢,现在应该还有八九十里路。”
高悠笑了一下,道:“竟然人家都送上门来了,我们没理由不收下这份重礼。”
陈启勋明白他的意思,笑着道:“刚才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高悠见大家都想到了一块,随即问道:“你们有什么计划?”
陈启勋走到左墙,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道:“我们准备在这个地方伏击他们。”
他指尖点在一个蜿蜒的山谷处,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坡,地形十分适合埋伏。
高悠轻轻地点了点头,对他们的计划表示赞同,道:“既然已经想好了,那就赶快行动吧。要不然让他们察觉到了这边的情况,改道逃走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说罢,他眼神中闪过一丝精芒,像一把出鞘的利剑,饱含着战意。
陈启勋立刻命令杨魁、周龙、许兵、王乾集合军队,准备亲自带人前往伏击。
高悠却摆了摆手,示意陈启勋坐镇城里,由他带人去。
“这么点残兵败将,用不着舅舅亲自出手。”高悠笑着说道,语气轻松自如,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小事。
陈启勋有些不放心,道:“对付这么点人,用不着你去,你留在城里坐镇就好。”
他也是为了高悠好,担心他过于劳累。
高悠看出陈启勋的担忧,便不再跟他争辩,笑着说道:“那好,我就在城里等候你们的好消息。”
陈启勋随后带着杨魁、周份、许兵、王乾率领精锐士兵,浩浩荡荡地向伏击地点进发。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之后,有探马风尘仆仆地回来向高悠报告:“禀太子,陈将军伏击成功,全歼那支西狄军,一个也没跑掉!”
高悠听后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仿佛春风拂过大地一般。
他亲自带着人到北城门去接陈启勋。
过了半个时辰,陈启勋带着伏击的人马回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高悠上前祝贺道:“舅舅,恭喜你消灭了这支西狄军,立下了大功!”
陈启勋笑着摆了摆手,颇为谦虚地说道:“收拾一支残兵败将不算什么,都是有太子你坐镇指挥,我们才能安心迎敌。”
高悠笑了两声,跟他们一起回到军营。
进了指挥营房,高悠道:“西狄军经此一役,已经无法再对大恒的西北防线造成威胁了,所以我准备带人先回京城去了。
因为父皇那边还有一堆的事情,等着我回去帮着想解决的办法。”
陈启勋也知道现在大恒朝的情况不太好,江南的魏鸿秦,北境的大魇国,还有那个一直隐藏在暗处的神秘人,全都是让人头痛的麻烦。
皇上估计现在已经焦头烂额,高悠回去可以缓解他的压力。
因此也就没有说什么,问道:“王爷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高悠说道:“情况紧急,越早回去越好,所以准备吃了中午饭就走。”
陈启勋随后马上让人准备午饭,并且给高悠他们准备了充足的路上的干粮。
趁着这个时候,高悠准备派一个人去通知袁战,让他们带兵直接到岁友山跟他会和。
没想到还没有等他把人派出去,就有士兵来报:“禀太子,袁战将军带着人马来了!”
原来,袁战他们解了平源府地围之后,并没有在平源府多待,立刻带着人赶来延凉府。
因为他知道延凉府这边才是重头戏,所以准备来跟高悠合兵一处破敌。
没想到走到半路,探马就告诉他,延凉城的西狄军已经被消灭。
高悠让人把袁战、徐震山、邝成带了进来,大家见面各自说了一下情况。
袁战他们本来还以为,他们凭两万人马,击溃了攻打平源府的五万西敌军,很了不起。
现在听高悠一说他这边的情况,才知道,跟高悠比起来他们差远了。
顿时,三个人都对高悠佩服的五体投地。
吃过中午饭后,高悠带着人准备离开。
陈启勋送他到城门的时候,高悠停了下来,回头对陈启勋说道:“为了以防西狄军再有什么动作,舅舅你要多派流星探马远出监视西狄军的动向。
同时在通往西狄国边境的各个山头、要塞建烽火台,一旦有情况,立刻发信号,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他顿了顿,又说道:“另外为了保持兵力的充足,应该就地招收青壮百姓加入军队,尤其招收那些有家人被西敌军杀害的人,这样既能够保持充足的民间兵源,也能够形成从进行到民间对西狄军的同仇敌忾。”
陈启期听到他的建议,非常赞同,表示回头他吩咐人去办。
随后,高悠与他拱手道别,带着人策马而去。
尘土飞扬中,留下了一个英姿飒爽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