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子高悠回到东宫的时候,大街上呈现出了一幕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太后被歹人劫走,官兵在四处搜寻打探消息。
另一方面,朝廷张贴出了朝廷大军在西北打了大胜仗的告示,并且还有官服的衙役,拿着锣沿街宣传。
只见衙役敲锣开道,高声喊道:“众百姓都听着,我大恒朝廷大军在西北打了大胜仗。三十万西狄士兵全军覆没,主帅单鹏身死,西北战事我大恒军大捷。”
百姓们听到这消息,无不欢欣鼓舞。
街头巷尾,人们相互传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位穿着长衫的古稀老者,站在自家门前,看着敲锣的衙役从门前过去,感慨道:“我大恒朝的军队就是威武,西狄人终于尝到我们的厉害了。”
一家酒楼里,几个青年拍桌而起,高声叫好:“好啊,上次西狄人杀了我们那么多人,这回也让他们尝尝被屠杀的滋味。”
西街,一位老大娘更是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因为这老大娘的儿子,就是在上次西狄人攻破延凉城的时候,死在了跟西狄士兵的交战中。
“柱儿,你听到了吗,朝廷大军赢了,西狄大军全军覆灭,你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老大娘仰头看着天,大声喊道。
晚上。
高悠沐浴之后,换了一身宽松的衣服,从房间里出来,跟谭德宗、赵卓等人在一起说话。
但刚说了没一会,皇上身边的小太监来了,告诉高悠,皇上明天要上朝,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让他也去。
第二天,高悠早早地就起来,洗漱完毕,然后换上朝服,去了皇宫。
因为东宫是在皇城里面,跟皇宫就隔着一堵墙,所以他不用去皇宫门口等宫门开,直接过了东正门,去了金殿外面等着。
过了十几分钟,官员们都来了,看到高悠都过来问候他的身体可安康了。
因为,这次他去西北,就只有皇上知道,就连厉刚他们都是昨天才晓得,其他人都以为他在东宫伤病。
自从魏家倒了之后,皇上把原来投靠太后和魏家的官员全换了。
所以,有很多官员高悠都还不认识,还得厉刚,周景泰等人给他介绍。
正当大家在跟高悠说话的时候,金殿的门开了,当值太监出来,叫大家进去。
因为现在天还没亮,金殿里到处都点着琉璃灯,把金殿照得金碧辉煌,如同白昼。
皇上端坐于金殿龙椅之上,一身明黄色的帝王服饰在琉璃灯照射下熠熠生辉,就连脸色都比昨日高悠见到他时要好了很多。
满朝文武大臣向皇上行礼后,各归其位,肃然而立。空气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氛围。
皇上看了大家一眼,缓缓开口:“今日早朝之前,朕先宣布一件重要的事。””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陛下发话。
皇上略提高了声音,道:“西北大捷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但有些事,你们还不知道。”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下高悠,继续道:“此次西北能转危为安,大败西狄军,都是太子率军千里奔袭,捣毁西狄军营,才大获全胜的。”
此言一出,除了厉刚等几人外,其他人全震惊不已。
因为这段时间所有人都知道高悠身体不适在东宫休养,怎么会又率兵奔袭西北西狄军营了?
皇上见众臣疑惑,于是把高悠让人假扮他回京,自己率兵奔袭西北的事讲了一遍。
满朝文武听得目瞪口呆,心服口服,对高悠更加敬佩。
余权站出来,对皇上喊道:“太子智谋无双,英勇无敌,乃我大恒之福。”
周景泰,卢齐江等一批官员,也纷纷站出来赞扬高悠。
听到大家都夸赞高悠,皇上非常高兴,对高悠道:“太子。”
高悠站出来躬身道:“儿臣在。”
皇上道:“自今日起,凡是四品以下的官职,他都有权直接任免,无须再向朕禀报。”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一阵骚动。如此大权,竟然全交给了太子殿下,这表示皇上已经开始在逐步将权力移交给高悠,他们不由得将目光投向高悠。
高悠表现得很淡然,因为之前皇上已经对他说过,只不过上次是单独跟他,这次是当着百官说罢了。
高悠朝着皇上跪下行礼,朗声道:“儿臣定不辜负父皇期望,誓为我大恒鞠躬尽瘁。”
皇上满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对李富道:“将太子官印取来。”
片刻后,李富手捧着一个用托盘盛着,被淡黄绸缎包裹的东西进殿,送到高悠面前。
高悠接过来,小心翼翼地解开绸缎,里面是一方比玉玺稍微小一点,有极品玉石雕刻的印章。
他将官印捧起,只见上面刻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太子令印。
这是他离开这段时间,皇上特意让人给他雕刻的。
高悠的心里一阵激荡,他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向皇上跪下道:“儿臣定当用好此印,绝不会有负父皇厚望。”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起来说话吧。”
高悠站起来退回朝位上,将太子官印紧握手中,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紧接着,皇上继续说道:“此次西狄入侵,护国公陈启勋临危受命,赶赴延凉城抵御西狄军。西狄军数次攻城,都是他率军死守,才不至于全城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