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力赶紧捡起装饰递给舞者,笑着说:“小心点啊。”舞者一脸尴尬地接过,匆匆回到队伍中继续表演。
李逸风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也太逗了,看来不管在哪儿,都有出糗的时候。”
宴会结束后,王大力和李逸风回到住所。
“今天这一趟,可真是见识了不少新鲜事儿。”王大力一边脱衣服一边说。
李逸风点点头:“是啊,尤其是那些食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后吃饭可得小心点,别再吃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了。”
第二天,王大力就要开始指导外国工匠建造取水灌溉工具了。他来到工匠们聚集的场地,看着那些陌生的工具和材料,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这些工具看着跟咱大唐的差别还挺大,也不知道用起来顺手不顺手。”
工匠们围过来,好奇地看着王大力,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工匠用不太流利的大唐官话问道:“王……王师傅,我们从哪儿开始呢?”
王大力清了清嗓子说:“咱们先从认识工具开始吧。这是咱们建造取水灌溉工具的关键。”说着,他拿起一个类似锤子的工具,刚准备介绍,突然发现这工具的手柄特别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手柄咋这么短啊?这敲起东西来不得累死人。”王大力忍不住抱怨道。
工匠们面面相觑,年纪大的工匠解释道:“这是我们这儿的习惯,这样握着更稳。”
王大力无奈地摇摇头:“在大唐,我们的工具手柄可没这么短。看来得给你们改造改造。”
于是,王大力开始动手改造工具手柄。他一边改造一边给工匠们讲解大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优势。
而另一边,李逸风也开始了他的诗词教学之旅。外国贵族们早早地就在学堂里等着了。李逸风走进学堂,看着一群金发碧眼的贵族们,心里有点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各位贵族朋友,从今天起,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大唐诗词的魅力。首先,我们来学习一首简单的诗,《咏鹅》。”
李逸风抑扬顿挫地朗诵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贵族们跟着念道:“鹅,鹅,鹅……”那发音简直是五花八门,有的把“鹅”念得像“饿”,有的念得像“哦”,逗得李逸风差点笑出声来。
“不对不对,是鹅(é),大家跟我念,鹅(é)。”李逸风耐心地纠正着。
好不容易,贵族们的发音稍微标准了一些,李逸风开始讲解诗词的意思。
“这首诗呢,描绘的是大白鹅在水里游泳的场景,你们可以想象一下,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多美啊。”李逸风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一个贵族好奇地问:“李老师,什么是鹅呀?我们这儿好像没有这种动物。”
李逸风一愣,这才想起来,可能这个国家真的没有鹅。他想了想,说道:“嗯……鹅呢,有点像你们这儿的鸭子,但比鸭子大一些,脖子更长,而且叫声也不一样。”
贵族们听了,一脸茫然,还是不太明白。
李逸风无奈地说:“算了,等有机会,我给你们画一只鹅,你们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