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成功弑父后,当天便登基称帝,改元太初。他试图将弑帝的罪名嫁祸给徐湛之和江湛,宣称自己是起兵诛杀逆贼。然而,他的这种行径天理难容,很快便遭到了各方的声讨。
短暂统治:众叛亲离的挣扎
刘劭称帝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下诏降低赋税,减轻徭役,并减省出游耗费,还将一些田野山泽分配给贫民,试图以此来赢得民心。他对参与政变的诸将大肆封赏,以萧斌为散骑常侍、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以殷仲素为黄门侍郎,以王正见为左军将军。张超之以及闻人文子、徐兴祖、詹叔儿、陈叔儿、任建之等亲信将领,均赐钱二十万,以龙骧将军之号加领州郡太守,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拉拢亲信,巩固自己的势力。
他还试图拉拢宗戚,以五叔江夏王刘义恭为太保、大宗师,以六叔南谯王刘义宣为太尉,进拜二弟始兴王刘浚为骠骑将军 ,进拜三弟武陵王刘骏为征南将军,升四弟南平王刘铄为中军将军,升六弟随王刘诞为会州刺史,调外戚臧质为丹阳尹。然而,他的这些举动并没有得到宗室和外戚的广泛支持,仅有刘浚和刘铄站在他这一边。
在政治制度方面,刘劭在位期间撤销了扬州建置,以司隶校尉统领浙西五郡(丹阳郡、吴郡、吴兴郡、淮南郡、宣城郡),浙东五郡(会稽郡、东阳郡、临海郡、永嘉郡、新安郡)则析置为会州。他还将已并入南徐州的南兖州恢复建置,并将州治由盱眙迁回广陵。
尽管刘劭采取了诸多措施,但他弑父篡位的行为早已激起了公愤。武陵王刘骏在江州起兵讨伐他,各地诸王纷纷响应。刘劭曾写信给自己以前的部下沈庆之,让他杀掉刘骏,没想到沈庆之不仅没有听从他的命令,反而协助刘骏起兵。刘骏起兵后,派遣部将柳元景率军直接进攻建康。
面对刘骏等人的进攻,刘劭实施戒严政策,同时慰劳将士。他还打算杀掉江陵、会稽、寻阳三地官员留在京中的家属,以震慑反对势力,最终在江夏王刘义恭等人的劝阻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此时,刘劭遭到东西两军(刘骏的西军、刘诞的东军)的夹击。萧斌等大臣建议他率军与西面的军队决战,而刘义恭等人则建议他以逸待劳。刘劭采纳了刘义恭的建议,按兵不动。然而,这一决策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西面军队长驱直入,刘劭大败。
柳元景很快便率西军前锋部队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并依山修建营垒,建立了严密的防守机制。刘劭见此,命部将率一万精兵进攻新亭,他亲自上朱雀门督战。战前,刘劭对将士许以重赏,将士们为此奋力拼杀,眼看就要攻破新亭。就在这时,刘劭军队的将领鲁秀却突然敲响了退兵鼓,军队顿时停止进攻。柳元景趁机大举进攻,刘劭的军队大败。之后,刘劭又命心腹再次进攻新亭,结果再次失败。这一战,刘劭的军队死伤惨重,众多将领战死,步兵主将萧斌受伤,水军主、副将都投降了西军。刘劭惊骇不已,只得退回台城。
当天夜里,鲁秀也投奔了西军。刘劭退回台城之后,焚毁了京都士兵的军籍,将士兵都放归民籍,试图以此来鼓舞士气。此时,刘义恭想要据守石头城,恰逢刘劭已经命令刘浚及萧斌守备,很快刘义恭便单人骑马逃跑,去投奔西军。刘劭派兵追击,追至冶渚时,刘义恭已经成功渡过了秦淮河。趁此机会,散骑侍郎徐爰、辅国将军张柬及其副将垣询之等人,也都纷纷逃离建康。
兵败身死:罪恶人生的终结
刘劭兵败后,已经无力抵挡各路军队的进攻。他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绝望之中,甚至用辇车去迎接蒋侯神像到宫中,向其磕头求保佑,企图靠神明之力来追究刘骏的罪过。他还将儿子刘伟之立为皇太子,下书大赦天下,唯独刘骏、刘义恭、刘义宣、刘诞四人不在赦免之列。
然而,这些举动都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刘骏称帝后不久,刘诞所部东军也攻至曲阿,并在奔牛塘之战中大败刘劭的军队。在刘骏等人的猛烈进攻下,刘劭的军队四处溃散,城内文武军吏也纷纷叛逃,投降西军。
刘劭自知大势已去,便命亲信詹叔儿烧掉车辇以及衮服、冕冠等皇帝用品。刘浚曾劝他收拾钱财珠宝,逃往海外,但此时建康城人心离散,最终计划没能实行。镇守石头城的萧斌听说建康城失守,惶恐之下,命士兵解除武装,去向西军投降,结果在刘骏军门前被斩杀。
很快,西军发起总攻,刘义恭亲自到朱雀门督战,建康城各路城门全部陆续被攻破,西军直抵太极殿前。刘劭惊慌失措,逃往武库,躲在一口井里。西军将领高禽发现了他,将他从井里拉出来,绑送到刘骏大营。刘浚在逃跑途中遇见了刘义恭,于是投降,他跟着刘义恭去刘骏大营请罪,在半道上被杀死。
元嘉三十年(453年)五月,刘劭被押送到新亭。主将臧质问他为何造反,刘劭为了推脱罪责,将弑逆的责任全部推到萧斌身上,称先帝听信奸臣谗言,要废黜他的太子之位,他不愿做狱中之囚,问计于萧斌,是萧斌劝他谋反。臧质听后,将刘劭绑在马上带到了军队驻扎的门口。刘骏在这里将刘劭杀掉,时年三十岁。刘劭和刘浚的尸体都被扔入长江,他的妻妾和子嗣也被全部处死。
刘劭的一生,从尊贵无比的太子,到背负千古骂名的弑父篡位者,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人伦道德,也给南朝宋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速了刘宋王朝的衰落。他的故事成为了历史的反面教材,让后人深刻认识到权力的诱惑和欲望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