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汉顺帝:刘保(1 / 2)

刘保:在权力漩涡中挣扎求生的东汉帝王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汉安帝刘祜的后宫之中,李氏诞下了一名男婴,取名刘保。他的诞生,给当时的东汉宫廷带来了一丝喜悦。然而,在后宫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下,这份喜悦却如昙花一现。刘保的生母李氏,只是汉安帝身边的一名普通宫女,在后宫中地位低微。而当时汉安帝的皇后阎姬,出身于显赫的阎氏家族,嫉妒心极强,容不得其他妃嫔生下皇子来威胁自己的地位。

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年仅8岁的刘保被立为皇太子。这一消息让阎姬大为恼怒,她深知一旦刘保登基,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权势都将受到威胁。于是,阎姬开始处心积虑地谋划,想要废掉刘保的太子之位。她在汉安帝面前不断进谗言,诬陷李氏及刘保身边的人图谋不轨。汉安帝耳根子软,加上对阎姬的宠爱,逐渐对刘保心生不满。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在阎姬及其党羽的精心策划下,一场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扣在了刘保和他的亲信头上。汉安帝不顾大臣们的劝阻,执意将刘保废为济阴王。当时刘保年仅10岁,就经历了从太子到废王的巨大落差,他被赶出了原本居住的东宫,在济阴王府中度过了一段孤独而又惶恐的时光。

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三月,汉安帝在南巡途中突然驾崩。皇后阎姬为了把持朝政,决定秘不发丧,用牛车将汉安帝的尸体运回洛阳。回到洛阳后,阎姬与兄长阎显等人商议,迎立北乡侯刘懿为帝,自己则临朝称制,掌控了朝廷大权。然而,刘懿体弱多病,在位仅200多天就因病去世。

刘懿的去世,让东汉王朝再次陷入权力真空。此时,以中黄门孙程为首的19名宦官,对阎氏家族的专权早已心怀不满。他们深知,若让阎氏家族继续把持朝政,自己的处境将十分危险。于是,在刘懿去世后的当晚,孙程等人在崇德殿秘密商议,决定发动政变,迎立被废的济阴王刘保为帝。

公元125年十一月二日夜晚,孙程等19名宦官在禁中歃血为盟,随后率领手下的士兵,冲入章台门,斩杀了阎显的亲信江京、刘安等人,控制了宫廷局势。他们直奔刘保居住的济阴王府,将刘保迎入南宫。次日清晨,孙程等人在南宫云台召集百官,宣布拥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刘保登基后,立刻下诏将阎太后迁到离宫居住,阎显及其党羽也被全部诛杀,阎氏家族的势力就此覆灭。

登上皇位的刘保,深知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也明白宦官们在这场政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报答孙程等19名宦官的拥立之功,他大肆封赏,将他们全部封为侯,让宦官的势力在朝廷中迅速膨胀。然而,这种做法却导致了宦官与外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当时,刘保立梁商之女梁妠为皇后,梁氏家族逐渐崛起。梁商为人还算谦和,在朝中能与宦官势力维持一定的平衡。但梁商去世后,他的儿子梁冀继承了他的爵位和权力。梁冀为人残暴专横,他不仅在朝廷中结党营私,还妄图掌控皇帝,独揽朝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