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邻国求和背后的隐忧
顾逸尘和林婉兮成功击退邻国进犯后,邻国主动派使者前来求和。使者带来了丰厚的礼品,言辞谦卑,请求两国罢兵言和,恢复往日的友好邦交。
“皇上,我国此次贸然兴兵,实是一时糊涂。如今已深刻认识到错误,愿与贵国重修旧好,还望皇上能网开一面。”邻国使者跪地说道。
皇上看着使者,心中虽有疑虑,但考虑到国家刚刚经历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便决定暂且接受求和。
“既如此,朕便给你们一个机会。但日后若再敢轻举妄动,朕定不轻饶。”皇上威严地说道。
然而,顾逸尘和林婉兮却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深知,邻国此次求和或许另有目的。
“逸之,邻国向来野心勃勃,此次求和如此痛快,恐怕背后隐藏着什么阴谋。”林婉兮担忧地说道。
顾逸尘点头:“我也有同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派人密切关注邻国的动向。”
二、朝廷内部的分歧与争论
在朝堂上,对于邻国求和一事,大臣们也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大臣认为,既然邻国求和,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与邻国恢复贸易往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皇上,如今边境初定,百姓渴望和平。与邻国修好,开放贸易,既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能增加朝廷的税收,实乃两全其美之策。”一位大臣说道。
但另一部分大臣则认为,邻国不可轻信,求和可能是缓兵之计,此时应继续加强军备,以防邻国再次进犯。
“皇上,邻国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此次求和说不定是在积蓄力量,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应加大对军备的投入,巩固边防。”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皇上听着大臣们的争论,陷入了沉思。他深知两方大臣的观点都有道理,一时难以抉择。
这时,顾逸尘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求和之事可暂且答应,但同时要加强戒备。我们可以在恢复贸易的同时,暗中观察邻国的举动。若有异常,我们也能及时应对。”
皇上听后,觉得顾逸尘的建议较为稳妥,便采纳了他的意见。
三、后宫之中的波澜又起
在后宫,林婉兮也察觉到了一些异样。最近,有几位嫔妃开始频繁接近她,言语之间似乎在试探她对邻国求和的态度。
“姐姐,你说这邻国求和,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呀?”一位嫔妃看似无意地问道。
林婉兮心中警觉,微笑着回答:“妹妹,此事皇上自有定夺,我们身在后宫,还是少议论为好。”
林婉兮知道,这些嫔妃背后可能有人指使,试图从她这里获取信息。她决定不动声色,暗中调查。
经过一番观察,林婉兮发现这些嫔妃与朝中一位大臣的夫人来往密切。这位大臣正是主张与邻国修好,大力发展贸易的代表人物。
“看来,这后宫的波澜与朝堂上的争论也有关系。有人想通过后宫来影响我的态度,进而影响皇上的决策。”林婉兮心中暗自思忖。
林婉兮决定将此事告知皇后,希望皇后能出面制止这种行为,维护后宫的稳定。
四、皇后出面 平息后宫纷争
林婉兮找到皇后,将自己的发现如实相告。
“皇后娘娘,最近后宫有些嫔妃行为怪异,似乎在受人指使,企图影响我对邻国求和一事的看法。这背后可能涉及朝堂上的党派之争,还望娘娘能出面制止。”林婉兮说道。
皇后听后,脸色一沉:“竟有此事?这些人真是胆大妄为,竟敢将朝堂上的纷争带到后宫。”
皇后立刻召集了所有嫔妃,在后宫中进行了一次训诫。
“本宫今日把你们召集过来,是要告诫你们,后宫不得干政。朝堂之事自有皇上和大臣们商议决定,你们若再敢有类似行为,本宫绝不轻饶。”皇后严厉地说道。
嫔妃们听后,纷纷跪地认错。经过皇后的训诫,后宫中的波澜暂时平息,林婉兮也能安心协助朝廷处理其他事务。
五、边境防御的秘密加强
顾逸尘虽然表面上同意与邻国恢复贸易,但私下里却在秘密加强边境防御。他增派了大量的巡逻兵,在边境沿线设置了更多的了望塔和烽火台,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邻国的异常举动。
同时,顾逸尘还对边境的军队进行了重新部署,将精锐部队集中在关键地段,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