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寂静深海的血波(1 / 2)

深海研究所的钛合金舱壁外,幽蓝的生物荧光如鬼火游走。我摘下声呐耳机,揉着太阳穴——连续十小时监听鲸鱼歌声,让我的耳蜗里泛起阵阵嗡鸣。突然,警报灯染红走廊,扬声器里传来颤抖的呼喊:\"b3实验室......dr.陈......\"

密封舱门的电子锁显示最后一次开启是23:17,与死亡时间推定完全吻合。我戴上橡胶手套,推开厚重的舱门,循环水系统的白雾中,陈博士趴在声呐控制台前,后心插着支注射器,针管里残留着荧光蓝液体,那是他正在研发的\"鲸歌翻译剂\"。

\"死亡时舱内气压正常,氧气含量21%。\"助理小林递来环境报告,她耳后的植入式翻译器闪烁着红光,\"但声呐记录显示,案发时实验室播放着蓝鲸的求偶声波,频率10-20赫兹——人类无法听见。\"

陈博士的右手握着张碎纸,拼合后是段鲸歌的频谱图,某段波形被红笔圈住,旁边写着:\"它们在警告......\" 左手腕的生物监测表停在23:19,表盘裂痕里卡着片鱼鳞,银蓝色的鳞片上有不规则的灼痕,像是被声呐波灼伤的痕迹。

声呐控制台的日志显示,陈博士在案发前修改了系统参数,将监听范围从海洋生物扩大到\"未知声源\"。当我插入自己的权限卡时,屏幕突然跳出段雪花屏,里面隐约有张扭曲的人脸,眼球凸出如气泡,皮肤布满细密的鳞片。

\"那是dr.陈的实验对象。\"小林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三个月前,我们在马里亚纳海沟救起个神秘生物,它能模仿人类语言,却在接触声呐时发狂......\" 她掀起袖口,露出手臂上的齿痕,\"那天它挣脱了束缚,差点咬死陈博士。\"

标本舱的防弹玻璃上有新的裂痕,里面的海水混着血丝。本该存放神秘生物的容器空空如也,底部沉着枚实验室钥匙,钥匙链上挂着陈博士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女儿戴着与小林同款的翻译器。

走廊的监控录像缺失了23:15-23:20的片段,只留下雪花屏中的低频声波波纹。我注意到录像时间戳与生物监测表的时间差了两分钟,这个误差在深海压强下可能引发致命的时间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