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1 / 2)

七月的骄阳高悬,炽热的光线毫无遮拦地倾洒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广袤的田野间,庄稼在烈日的炙烤下,显得有些萎靡不振。偶尔有几缕微风拂过,却也带着令人窒息的燥热,未能给这沉闷的世界带来一丝凉意。

在青州的一处小镇,狭窄的街道上尘土飞扬,百姓们行色匆匆,额头上满是汗珠,却又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街边的店铺大多半掩着门,老板们有气无力地坐在店内,望着寥寥无几的顾客,心中满是无奈。

此时,小镇的集市上却异常热闹。一个简陋的高台之上,站着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他神色凝重,声音洪亮地宣读着朝廷的旨意:“今四方灾异频现,朝廷为安抚百姓,特开仓放粮。青州各郡县务必做好赈灾事宜,不得有误……”台下的百姓们听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然而,他们的眼中依旧透着担忧。

人群之中,一位年轻的书生模样的人,眉头紧锁,目光中透着思索。他名叫苏牧,出身贫寒,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天下。此次听闻朝廷赈灾,他特意前来看看情况。苏牧身旁,是他的好友,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名叫赵虎。赵虎看着台上的官员,不屑地哼了一声:“这些当官的,平日里作威作福,如今赈灾,也不知能有几分真心。”

苏牧轻轻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不可妄言。朝廷既有此举措,想必也是心系百姓。只是这官场之中,难免有一些人会借机谋取私利。”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只见几个衙役,正押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老人拼命挣扎,嘴里喊道:“我冤枉啊!我只是想多领一点粮食,给我那快要饿死的孙儿……”

苏牧见状,心中一紧,连忙上前阻拦:“各位官差,且慢动手。这老人家如此可怜,你们又何必为难他?”一个衙役瞪了苏牧一眼,恶狠狠地说道:“你是什么人?少在这里多管闲事。这老头违反赈灾规定,私自多领粮食,我们自然要惩处他。”

苏牧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乃一介书生,虽无权无势,但也懂得天理公道。如今百姓受灾,生活艰难,朝廷开仓放粮,本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你们这般对待一个老人,岂不让百姓心寒?”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指责衙役的不是。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人群外传来:“发生何事?为何如此喧闹?”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中年男子身着锦袍,目光深邃,不怒自威。那几个衙役见了此人,立刻变得恭恭敬敬,纷纷行礼:“见过陈大人。”

原来,此人正是青州知府陈康。陈康看了看现场的情况,心中已然明白几分。他走到老人面前,轻声问道:“老人家,你为何要多领粮食?如实说来,本府为你做主。”老人见了陈康,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哭诉道:“大人,我孙儿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饿得奄奄一息。我实在没办法,才想多领一点粮食救他……”

陈康听后,微微皱眉,转头对衙役说道:“你们也是百姓出身,怎能如此不通情理?老人家此举,也是出于无奈。此事就到此为止,莫要再为难他。”衙役们连忙点头称是。陈康又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去,拿些粮食和银子给老人家,让他好生照顾孙儿。”随从领命而去。

苏牧看着陈康的举动,心中暗暗佩服:“这位陈大人,倒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陈康处理完此事,目光落在苏牧身上,微微一笑:“这位公子,方才听你所言,颇有见地。不知你是?”苏牧连忙行礼:“草民苏牧,见过大人。草民不过是一介书生,方才多有冒犯,还望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