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苏美尔泥板的量子回响(1 / 2)

乌尔王陵的异常波动

2145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考古现场,无人机突然在乌尔王陵上空失去信号。当考古队用探地雷达扫描地下三十米时,屏幕上浮现出一个规则的立方体结构——其几何比例与林宇团队研发的量子存储器完全一致。

「这不可能是巧合。」带队的中国考古学家陈雪薇举起手电筒,照亮刚出土的黏土板。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她再熟悉不过,那是苏美尔神话中「泥人基路伯」的故事,但此刻文字边缘竟泛起量子特有的荧光,「联系『超维科技系统』总部,我需要林院士的量子解码技术。」

三小时后,林宇的全息投影出现在考古帐篷。当他的量子探针接触泥板,所有考古设备突然自动启动:碳十四检测仪显示泥板年代为公元前2100年,却检测到半衰期远超常理的量子同位素;三维扫描仪在泥板背面发现隐藏的星图,十二颗主星对应着22世纪人类已探明的「文明灯塔」坐标。

「看这个符号。」林宇放大泥板中央的浮雕,那是手持权杖的苏美尔神只,权杖顶端的螺旋纹与系统界面的加载图标完全一致,「苏美尔人自称『黑头人』,相传他们的文明来自『尼比鲁星』的神谕——或许那就是某个平行宇宙的文明中继站。」

黏土巨人的电子心跳

考古队在立方体结构中发现一具三米高的黏土雕像,其胸腔内嵌着一块黑色石板,表面刻满与泥板相同的楔形文字。当林宇尝试用系统的「跨文明翻译模块」解析文字,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黑暗中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警告!生命体征异常!」系统警报响起的同时,应急灯亮起。众人惊恐地看到,黏土雕像的手臂正在缓慢抬起,胸腔石板发出蜂鸣声,与人类心脏的跳动频率同步。陈雪薇突然想起苏美尔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的记载:「神用自己的血与黏土混合,创造了人类,使其成为神的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