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晋王兵法(2 / 2)

刘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那好,你先回去准备。在你的下属中挑选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接替你现在的职务,两天后等待我的正式任命。”

张红旗再次行了一个军礼,声音洪亮地回答道:“是!”

张红旗离开后,邵春来便向刘轩详细汇报了此次北上打草谷的经过。刘轩边听边点头,对邵春来和向左二人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表示满意,他们所取得的战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王爷,这些鲜卑女人怎么处置?”耿光齐问道。

“她们既已到了大汉,便让她们留下吧。”刘轩略作思索,接着说道:“挑选三百名有战功的单身士兵,让这三百名鲜卑女子自行选择,若双方情投意合,便促成他们的婚事。同时,务必告知我们的士兵,一旦成婚,绝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歧视或虐待行为。至于剩下的那些鲜卑女子,就让她们前往神石村,在那里挑选她们的丈夫吧。”

“好主意,王爷真是仁厚。”耿光齐笑着赞同,刘轩此举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能让这些鲜卑女子自行挑选夫婿,已是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她们的意愿,也算是一种妥善的安置方式。

刘轩又补充道:“鲜卑人学习我汉家文化已有百年之久,然其姓名依旧显得颇为奇特。让这些女子在婚后改用汉姓,取一个汉名。譬如达奚氏可改为奚姓,贺赖氏改为贺姓,勿忸于氏则改为于姓。”

耿光齐拍手称赞:“王爷此举甚妙,这些妇女嫁给汉人,改了汉名,她们在融入汉家生活的同时,也真正成为了我大汉国的子民。”

在妥善解决了鲜卑女俘虏的安置问题后,刘轩转向耿光齐,语重心长地说道:“耿帅,我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依赖于士兵的勇敢,更在于正确的战略战术与统帅的能力。一个出色的将领,需具备精准判断形势、巧妙制定战术,并能高效传达给士兵的能力,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因此,我计划在晋北创办一所军校,旨在培养我们子弟兵中的优秀将领。”

“王爷所言极是!”耿光齐、邵春来和向左三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这是我闲暇之余撰写的一些心得,你看看能否作为军校的教学提纲。”说着,刘轩从怀中掏出一本精致的小册子,递给了耿光齐。

这本小册子,是刘轩在农场“休假”时写的。在这个时代,夜晚的娱乐活动匮乏,而仅有的一项活动,太频繁了又消耗体力,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于是,刘轩借着烛光,在宁欣月不满的眼神中,完成了他第一部军事着作——《晋王兵法之三十六计》

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耿光齐轻轻翻开扉页,这些标题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让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隔岸观火、欲擒故纵、抛砖引玉……随着阅读的深入,耿光齐被《晋王兵法》中的精妙计策深深吸引,越看越激动,手中的小册子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战场上那些计策被巧妙运用,克敌制胜的壮观场景。

这次张北之战,虽然对外宣称是耿光齐指挥,但真正的战略决策者乃是刘轩。耿光齐对刘轩的军事才能早已佩服的五体投地,却没想到刘轩的军事谋略竟然一精至斯。

两天之后,晋北兵营里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蒋憾山斩杀来敌主帅、砍断敌人帅旗,四大军功一人独占两项,战功最着,获一等个人英雄勋章;罗飞、邵春来、焦海坡斩杀敌人千夫长,获三等个人英雄勋章;步兵一营获得英雄营称号,该营在战斗中幸存下来的16名战士获得了集体一级英雄勋章。此外,所有参战的士兵均根据军功大小获得了相应的奖励,而对于牺牲的士兵,给他们家庭发放100两银子的抚恤金。

接着,刘轩又宣布,任命张红旗为子弟兵第8团团长。

向氏兄弟与高举合站于台下,注视着刘轩亲自为受表彰的将士们佩戴荣誉勋章,心中感慨万分。他们注意到,焦海坡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也能因战功而与师长罗飞并肩接受表彰,这无疑是刘轩“官兵一视同仁、唯功是举”理念的生动体现。这种不问出身、只凭战功选拔英雄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战斗热情,使得军队上下一心,凝聚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难怪弟兵能以少胜多,打败燕军。

他们初到时曾担忧会受到排挤,但听闻刘轩任命张红旗为第8团团长,此时子弟兵军中半数团长均源自张家私兵,三人心中的疑虑与不安终于得以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