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双喜临门(2 / 2)

陆景可是了解过这些走信仰流的神灵是多么的小气,有一些甚至只给信徒画饼,偶尔才会赏赐一些根本拿不出手的东西。

路陆景虽然真身在神国,但是他可是有分身在外界,手下有那么多的神供他驱使,每天都能够得到不少花边新闻。

这些花边新闻有一些被陆景直接忽略,有一些对他也是很有作用的。

就比如有些神专业画饼几万年,但是从来没有给过信徒什么实质的奖励,一味的压榨信徒,引发了大量信徒的不满,直接开始聚众造反。

虽然这些反贼很快就被镇压了,但造反的火焰就如同星火燎原,镇压了一场另外一场或者更多场很快揭竿而起,直接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每天收到的信仰之力也是大打折扣。

有一些神灵因为太过小气,导致信徒的信仰质量不高,信仰之力中充满了各种杂念,导致神灵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梳理这些杂念。

有一些神甚至会要求信徒每年都要举行大祭,并且还需要挑选美貌的处子进行活人祭祀,用于充斥神灵后宫。

陆景对这些神灵的短视十分鄙夷,因为这些人的眼界太过狭隘,以后注定成就有限。

神灵和信徒虽然是牧羊人和羊群的身份,神灵放牧羊群,羊群快乐地成长,牧羊人因为这些羊群而得到了优越的生活。

但神灵也要时刻的照顾着羊群,防止羊群因为发育不良而提前死掉,造成自身的损失。

没有哪只羊是只喝空气就能长大的,光想着让羊长肉,却不肯给羊吃草,羊群不饿死才怪。

神灵和信徒之间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神灵通过信徒的信仰增加实力,而信徒通过信仰神灵改变命运,获得人生和心灵上的满足。

只要满足一些信徒微不足道的请求,神灵想要获得信仰其实是很容易的。

这些神灵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已经习惯了予取予夺,哪怕是已经成了神,也依然本性难改。

神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也不过是一群掌握了强大力量的人,同样有着人的七情六欲,甚至比人类的欲望更高。

这也是神灵为什么要在信徒面前保持神秘,因为失去了这层神秘的光环,神灵也不过是一群充满了欲望的集合体,很难再让人信仰。

“嗯?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居然又有信徒进行祭祀。”陆景心念一动,感知到了有人正在对自己进行祭祀活动。

目光穿过重重维度,他看到了正在举行祭祀活动的人。

是黄蓉。

这姑娘经过漫长时间的准备,终于算是准备好了,如今正带着大宋的皇帝还有文武百官举行祭祀仪式。

终究只是武侠世界,聚集资源的速度自然无法跟超凡世界相比。

再加上古代物资运输本就极为困难,因此哪怕是降服了皇帝,利用皇帝和文武百官的影响力征集全国资源,也依然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这宋朝的皇帝不愧是奇葩的代表,别人收集的都是一些奇花异草、奇珍异兽、五谷杂粮之类的物品,最不济也得来一点名人字画,古董珍玩儿、或者是金银珠宝。

但宋宁宗赵扩是大宋少有的几位没有玩的那么花的代表。

这家伙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也是一位虚心纳谏的好皇帝,并且也没有做出祸国殃民的举动。

而且这家伙十分崇尚节俭,别人吃饭喝茶的东西不是金就是银,要不就是用玉石雕刻而成,怎么奢华怎么来。

这家伙可谓是奇葩,他觉得这些东西会让生活变得奢靡,于是将所有的金银器具全部换成了便宜货,就连皇宫的装饰也是处处透露着节俭,与那些沉迷于享受的大宋皇帝大相径庭。

就算是这次征调天下资源的行为,赵扩也是秉持着不祸国殃民、不影响民生去做的,并没有不管不顾的穷搜天下。

因此这一次的祭品很少有粮食肉食之类的民生用品,而是一些看着稀奇、但其实没有什么卵用的东西。

陆景虽然有些遗憾,但心中也有欣慰。

一个懂得爱民的皇帝才是好皇帝,这样才不会因为一己之私将天下搞得天怒人怨,才能更好的代天牧民。

虽然会因此损失一部分祭品,但信仰才是最重要的,陆景有那么多的宝物,一个小世界的祭品多一点少一点都无所谓。

相比起祭品,陆景更看中信徒的多寡和质量,只要手下的信徒过的好,到时候就算你想少来点祭品,这些信徒也不可能同意。

对于信徒来说,是神灵让他们过得越来越滋润,那自然要感恩神灵。

而感恩神灵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多贡献信仰和祭品。

陆景要的是长期饭票,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一顿饱和顿顿饱他还是能分的清的。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宣传,再加上上行下效,如今的大宋已经形成了统一的信仰,几乎再没什么人信仰佛教和道教,炎黄神教才是主流,并且牢牢地占据霸主地位。

佛家和道教虽然并没有因此灭亡,但以往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道教还好些,毕竟道教的核心教义就是清静无为,讲究一个自给自足,就算没有信徒的供养,道教依然能过的很滋润。

但佛教就不一样了,因为和尚都是不事生产的,每天要做的事情也不多,无非就是念经打坐,要不就是大开山门收香火钱,享受百姓的供奉。

长期的养尊处优,寺庙的和尚根本不懂得除了乞讨外其他的谋生手段。

嗯,和尚上门乞讨的时候不说是乞讨,而是叫化缘。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人家讨饭的时候都不忘美化一下自己。

我跟你要钱不是真的要钱,所以我的行为不是乞讨,而是想让你跟佛祖有一个结缘的机会。

你给我了,就代表你已经进了佛祖的眼,死后定然能去极乐世界,摆脱生老病死,快快乐乐地在极乐世界享受生活。

你要是不给,那就是不给佛祖面子,极乐世界的门票也没有你的,来世还可能会投胎畜生道。

靠着不要脸还有来世理论,和尚在盛世活的可是相当滋润,一个个面色红润、脑满肠肥。

当然,也不是没有真正德行高深的僧人,一心参禅礼佛,也不接受任何信徒的供奉,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但这样信仰纯粹的和尚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社会的蛀虫,对社会没有丝毫的贡献,反而成了众多的剥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