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冒牌皇子!(1 / 2)

这个四皇子梁靖明,与梁靖安年龄相差了足足六岁,朝堂和父皇面前还好,人后对梁靖安这个二皇兄几乎毫无敬意,可如今日这般在自己背后明目张胆的质疑自己的皇室血统,梁靖安还是头一次听到!

从小到大,自己并不是没有听到过类似的,质疑自己皇室血统的传闻,而且不止一次。

很小的时候,大概四五岁,他第一次听到传闻就曾去母妃宫中哭诉,当时他担心的是:

若自己不是父皇的亲儿子,那父皇是不是有了别的儿子,就不会再疼爱自己了?

当时母妃一边为他擦去泪水,一边安慰他,

“那都是嫉妒安儿聪明的人的胡言乱语!父皇疼爱安儿,怎会有假?你现在也不是父皇唯一的儿子,父皇何曾少疼你一分!”

他当时听了颇觉有理,还破涕为笑,这事便即过去了。

不久他发现自己宫中伺候的太监、宫女,除了最贴身的路公公,都不见了,换了一批新人伺候!他问路公公是为什么,路公公只说是宫里的规矩,皇子该入学时,要换一些更细心的宫人伺候二皇子!

再后来,应该是他十四五岁时,再次又听到这个流言,而且知道了自己被质疑的原因!

当年母妃被选入后宫,不到八个月就生下了自己!人人都明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故此有人质疑母妃是入宫前就怀着孩子,才会如此!只是当时父皇力排众议,还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痛斥了有此主张并上奏请求核实二皇子正统皇室血统真伪的大臣,后来这事在当时便不了了之了。

只是,一个被质疑过血统的皇子,在某种意义上,便被置于了一个灰色地带,如同被束之高阁的物品,即便再珍贵,也难被人在需要的时候再想起!

当时他曾再次向母妃求证,因为他已经不是那个未开蒙的小孩子了,皇子的身份与富贵荣华都基于皇室血统的传承,而自己心中的抱负、对未来成就伟大功业的基础,说直白点儿,自己是否能凭实力接续父皇手中的南萧大统,都离不开自己是父皇的儿子这个身份!

虽母妃又一次给了他同样肯定的答案,但他却以十几岁的少年的目光,从母妃眼中看到了眼底闪过的惶恐和忧伤!他没为难母妃,但也无法信服母妃的解释!他固执的要寻找真相,带着被质疑的愤怒和委屈,他去见了父皇,跪在父皇御书房的地上,摆出了听到的关于母亲怀胎八月就生下自己的事,请求父皇给自己一个真相!

身为南萧帝的父皇毫不犹豫的给了他肯定的答案,同时对至今朝野内外还有如此不堪的流言勃然大怒,下令礼部严查此事,并对传播此流言的相关人等毫不留情的治了重罪!这一举动让他信了,从小就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父皇,对自己的疼爱果真不是假的!若自己不是皇帝陛下的亲生,怎么可能?

事情虽是如此,可随着年龄与阅历日增,梁靖安还是懂了,那些曾经以为的蜚语流言,就如不经意落在书画上的墨点,虽可能位置不明显,却也不可能让人视而不见!

而且,母妃虽说很受父皇宠爱,是位居四妃之首的贤妃,据说是以世家大族之女的身份入的宫,可朝中却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亲族、可依靠的母家重臣,这让他对母妃入宫的身份很是不解!而且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母亲没有可以依傍的家族支持,自己在朝中便如没人护佑的孤儿,遇到与其他皇子和重臣之间有意见相左、引起争论时,他便总有孤掌难鸣、孤军奋战的感觉!

思想到这里,梁靖安忽又被隔壁梁靖明的声音拉回了现实,

“你们不知道,我这个所谓的二皇兄,其实根本就不是我父皇,咱们南萧陛下的亲儿子!”

“哦?殿下,此话怎讲?”在座的一个好奇的声音。

“哎,殿下说的这个事,我也曾听父亲跟几位大人悄悄议论过!”另一个声音马上予以支持,还补充了可信性,

“父亲他们当时在书房,我正好路过听到了一些!你们可知道,那位贤妃娘娘的前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