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尘往事(2 / 2)

“下个月初,华神医会来洛城,接……若筠!”杨若琨看到元远激动的样子有点意外,不明白好兄弟为什么听了妹妹拜师的事情是这个反应。

第三天,陛下诏杨易之夫妇入宫。

侯爷夫妇回了侯府,杨易之唤杨若琨到书房,问了他几个问题,

第一,四皇子殿下是怎么知道若筠要拜华神医为师的?

第二,平日里四皇子到侯府,是他主动要来的还是你邀请的?

第三,以后,不要再主动邀请四皇子到侯府做客。

杨若琨被父亲的话整蒙了,不明白这几件事里都有什么关系,可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多少也开始懵懂感到些人事,只是无从想起!

又过了几日,陛下竟亲临侯府,还带着四皇子元远一起。

杨易之夫妇一家出府迎驾,侯府门口里里外外跪了几十人。

“杨爱卿,夫人免礼!朕今日只是家常拜访,杨爱卿无需多礼!”文帝元宏春风满面,和蔼可亲的伸手亲自将杨易之扶起来,拉着他的手一起走进侯府!

“陛下亲临,臣满府蓬荜生辉,只不知陛下因何有此雅兴?”

落了座,杨易之让夫人亲自为陛下敬了茶,才礼貌周到的开了场。

“爱卿文武双全,做事深谋远虑,想必朕今日登门的目的已经想到,不会不懂朕的意思!”

文帝自北元一统江北后,为推动以儒治国的方略在一众能臣武将扶助下力排众议将都城北迁至洛城至今,堪称一代圣君,征西侯杨易之更是他器重的能臣爱将,

“还是前几日的事情,朕这次亲自登门拜访,就是遵循民间求亲的规矩,特意来为小子求娶爱卿家的千金为妻的!”

“陛下,陛下如此看中臣下,臣倍感荣幸!只是,当日臣已经向陛下陈明缘由,四皇子人品贵重,将来定富贵永昌、前途无量,小女自幼体弱多病,承受不起皇家尊贵,还望陛下容臣谨守祖训,恕臣不能领受陛下恩泽!”

“知道,朕知道你杨家祖训,爱卿不用担心,朕不会委屈了你的宝贝女儿!”

文帝元宏听了杨易之又一次以同样的理由拒绝自己为儿子的求亲,并不生气,反更加有耐心的解释起来,

“杨爱卿家自入我北元朝堂,两代忠勇为北元立下汗马功劳,朕心里都有数。”说着文帝看一眼身旁立着的四皇子元远,对杨易之道:

“元远这孩子,你也是看着长大的。他与令郎若琨同年,一起入学,习文练武,日常同出同入,想必爱卿对他的心性也了解一二。”

杨易之听着陛下话家常般的话语,只能边听边点头,此时抬头看一眼面前的元远,心底也明白,

“这是个好孩子,只可惜生在皇家,天潢贵胄,日后长大了怎少的了三妻四妾,注定与我有一夫一妻祖训的杨家女儿无缘!”

“陛下所言甚是,臣知道四皇子性格率直,品格高洁,人品又如此出众,如今入学勤学不辍、不辞辛苦,假以时日定是我北元栋梁之材。”

“即如此,若我儿愿意遵守你杨家祖训,给你做女婿可好?这样爱卿可能接受?”

“陛下……”杨易之闻听此言,竟一时愣了,

“这怎么使得?四皇子是陛下的爱子,人品贵重,未来前途无量,怎能因我杨家祖训误了一身贵气?我杨家承受不起陛下如此的恩宠,还望陛下莫要如此!”

“哎……爱卿此言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可英雄也难过美人关!我知你家女儿天赋异禀,资质更胜许多学富五车的学士,样貌也出众,她小时候朕也是见过的,”文帝元宏今日也是势在必得,

“别说朕的儿子怎么高贵,就你家这个世不二出的宝贝女儿,也配得上!”

见杨易之还要推辞,元宏向元远使了个眼色,元远会意,迈步来到杨易之面前,先躬身施了一礼,杨易之忙拱手回礼,元远接着转身面向文帝元宏双膝跪地,朗声道:

“父皇,儿臣今日叩请父皇为儿臣做主,允准儿臣郑重承诺:遵杨家祖训,求娶杨若筠为妻!此生一夫一妻,绝不纳妾!请父皇做主,为儿臣赐婚!”

说罢三叩首,叩叩到地!

“杨爱卿,朕和这孩子如此诚意,你可愿意接受?”

杨易之被元宏父子这一通操作整懵了,他已经没话可说了,怎么说呀?再说就真成了不识好歹、无视天恩了!

杨易之只能点头了,三日后,赐婚圣旨颁下:

“征西侯杨易之之女杨若筠,赐婚四皇子元远为妻!待杨若筠及笄之年,奉旨择日成婚!”

杨若琨终于知道了,好兄弟元远为什么是那样了!

那年,若筠七岁,元远十三岁。若筠还不太懂赐婚的意义,只知道从那天起,到她离开侯府随师父去川蜀之前的日子,远哥哥几乎每天都来侯府看自己,给她带各种好东西,好吃的好玩儿的,还说会常给她写信;嘱咐她,有时间也给自己写信!

之后若筠随神医华宁入了川蜀,一去十年。十年间元远虽不能说是相思成疾、度日如年,却也是身边佳丽都不见,心心念念只有她。

期间元远求学练武,勤学不辍。十四岁便随父皇征战江北,随后受封安南王辖荆州二十郡内外军事,带兵平乱意图南方。

七年前朝中太子被拥生乱,元远配合二皇兄助父皇平复内政,太子被废,两年后父皇南征病逝,二皇兄阵前即了皇帝位,各处藩王意图生乱,他就担了更重的担子,一心扶助二皇兄稳定朝堂征平四方,一眨眼五年又过去了。

如今四方稍定,皇兄临朝亦步入正轨,元远也深得皇兄的信任和倚重,自当尽心尽责为皇兄尽职尽忠, 既全了兄弟之情,也全了身为皇子护家国生民一方安宁的心。

十年转瞬即逝,原本应着那及笄之年成婚的婚约,若筠因学医成痴又晚了两年才下山。

最后若筠如约出师离了川蜀回到新都洛城侯府,只等与当年的四皇子现时已是安南王的元远拟定了婚期既成大礼……

……

元远神思游动,脑海中不由闪现出杨若筠随家兄杨若琨下山回府,与自己洛城外十里长亭的那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