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薄斟酌了一下,估计自己若开口也要三百两的话二老肯定不同意,于是张口道:
“一百两。”
最后陆云薄怀揣着一百五十两银子满意离去。
二房人关起门来商量对策的时候,三姑奶奶也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媳回到她们一家居住的院子。
长子杨咏见母亲回来便过来问安,今日母亲带着小弟和几个孩子去松柏堂时他并没有去。
杨咏:“娘,今日你跟大舅母说了没有,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三姑奶奶瞪了他一眼:“回去?你就那么想回你们杨家?没出息的东西!”
杨咏已经习惯了母亲说话时的阴阳怪气,但还是有些丧气,低声说道:
“这里毕竟不是咱们自己家,当初娘说大舅舅和云起表弟刚走,我们得过来帮衬大舅母。
如今云起表弟的婚事都已经办完了,新娘子也进门了,咱们拖家带口的在这儿住了这么长时间也不是个事儿,还是回自己家里自在。”
杨咏心里很清楚娘心里在惦记什么,但将军府再好也只是舅舅家并不是他们杨家。
只是他的性子随了已逝的父亲,什么都听娘的。
小时候不懂事,娘带着他们几兄弟动不动上门来打秋风,如今他和弟弟们都已经娶妻生子,娘却还能带着一家老小常住下不走,他没这个脸皮一直呆在这里。
小弟杨奇刚才跟着母亲去松柏堂看热闹,此时回来一副懒散的样子靠坐在椅子上,斜眼看着在娘面前低声下气,老实巴交的大哥,打心眼儿里瞧不上。
于是出声道:“大哥,这会儿咱们绝对不能走,刚才在松柏堂说起过继的事儿,咱们家三个小侄子都挺争气的,大舅母和表嫂显见也挺喜欢他们,说不定这好事儿还真能落到咱们家。
大哥,咱们可说好了,三个侄子不管是哪个被挑中,都是咱们一块儿得好处。”
杨咏听了脸上并没有显出喜色,一则他心里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别人,自己又不是养不起;
二则有二舅舅和四舅舅两家在前,怎么也不会轮到他们,只不过是娘和弟弟一厢情愿而已。
杨咏还是劝道:“娘,我看过继这事儿咱们还是不要搅合其中了,咱们杨家又不是养不起孩子。”
三姑奶奶看到长子这窝囊劲儿就来气,直接指着他骂道:
“你就是个没出息的,纵有天大的好事放在你眼前你都不知道去争取,我这都是为了谁?我一大把年纪了享不了几天福,等你的儿子承袭了大将军在外面威风凛凛,我这个老婆子能沾多久的光?
你二舅舅和四舅舅打破了头都要把各自的孙子往大房里塞,甚至不惜把长大成人的儿子拱手让人,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子孙以后做人上人,你娘我也姓陆为什么不能挣一挣?没得便宜了那两房。”
杨咏知道自己说不过亲娘,干脆低下头去不吭声了。
杨奇在旁连连点头:“就是,云璋表哥都巴不得当场给大舅母磕头认亲当这个嗣子呢,要是换成我,只要娘愿意,我也绝无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