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白天土匪出动 迎新人喜气洋洋(2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3295 字 10小时前

按照乡俗,先天晚上安排好一切,玉芝被领到张家庄,最东边亲戚李仁家歇息。李仁家,那是老太太娘家的本家人,老太太在,就不可能断了关系,平常来往就很多。

凌晨,玉芝就被叫起,梳妆打扮齐整,等待接亲。山里人结婚图个吉利,早晨赶早。大清早,迎亲花轿就到了门口。实际上三道梁上的人很少用花轿,因为有沟相隔,女人小脚,沟路难行,娶亲隔沟,到另条梁上去,都是骑马或者骑驴而行。自己没马,就在财东家借马助阵,这样的喜事,谁有马都乐于借给助兴。这个花轿还是张国良娶第一个老婆时,专门打造了,张国良认为,花轿要比骑马上档次,更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成了三道梁上张家独有的东西,今天又用上了。花轿也特地装扮了一番,彰显华丽与富贵。

一阵炮声过后,就响起吹鼓手的唢呐声,玉芝被两个如花似玉的送亲女,扶着坐进花轿。前边唢呐开道,后边紧跟着大花轿,送女一行四人,都骑在马上,跟着花轿后边。随后就是抬着礼盒以及送亲的人群。李仁也显出一副主人的样子,招呼前后,忙得不亦乐乎。他的媳妇也是随着丈夫后边,不失女主人的身份。就连没有娶上媳妇的弟弟李义,也没闲下来,跟着一家,都去吃喜酒去,能给二老爷出力跑腿,他也是求之不得,他们甚至感到有无尚的荣光。还有老太太健在,他们可是她娘家的本家人,帮忙撑面子的事,就要做好。

三道梁上的规矩,新郎官新婚当天,只能在自家大门等候送亲的到来。张管家上前来吩咐轿夫道:“就这一点路程,时间还早,走慢点,让吹鼓手多吹一会,就能让村里人多看会热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轿夫得了令,便往前走三步,往后退两步,抬着轿子摇晃,有意的消磨时间,短短的街道,就是走不出去。看热闹的人们,在路两边站成了两排,叽叽喳喳说笑不停,在他们心里,这样吹吹打打娶回的媳妇,那才有身价。

一个大娘开腔了,问身边的另一个大娘:“这又不是李仁家嫁闺女,怎么还有花轿?送亲的?送礼盒的?这么多的人?又这么大排场?”

另一个大娘接话了:“那是李仁家找的送亲的,去的人白吃白喝一天,走时,每人还能带走八个肉夹馍。要不,你看那后跟着的人,各个笑不拢嘴,实在是乐坏了。”送亲的人,也都是李仁联络的,没有关系的人,想去都没门。所有东西,都是从张家那边拿来,做个样子给人看的,李仁家确实也没那么多的好看的东西。

大娘惊得长着嘴,半天说不出话,等了会才说:“娶个二婚就这样轻狂,要是娶个姑娘恐怕要闹到皇城去了。有钱人就是爱作,还不是钱烧的慌嘛。”山里人老传统观念很浓,认为姑娘家,就应该风风光光,二婚就掉了价,就被人瞧不起,就没有大操办的必要。

另一个大娘接着话:“你没钱烧你就别说了,你要有个姑娘,嫁给有钱人,你也去烧钱了。你如要有那机会,恐怕嫌钱烧的太少,显摆不了你是个有钱人。”他们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企图说服对方,实际上谁也说服不了谁,认知决定了一切。

两个人你一言,她一语的杠上了,很快也被热闹的唢呐声音给淹没了。她们谁也不明白,二老爷心里的真正用意。一串串鞭炮不时的在路边响起,把小孩子吓得急忙往母亲怀里躲。送亲队伍缓缓的向前行进,喜庆热闹的气氛,把整个村庄都给感染了。

花轿终于到了张家堡吊桥前,花轿落地,送女的也被扶下马,站在花轿旁边。打扮一新的新郎,上前揭开轿帘,新娘子被迎亲女搀扶着下了轿。为了不让新娘脚上沾土,张管家让人把装粮食用的口袋,铺成人行道,一直铺到大厅再铺到洞房门口。

吹鼓手在前边卖力的吹着唢呐迎着新人,新郎前边走着,新娘子被红盖头遮着,看不到容颜,两个迎亲女搀扶着,跟在新郎后边,送女一行跟在后边。吹吹打打,一直送到大门口。

新娘在大厅门口被张管家叫停,又让一个人,举着火把围绕新娘左三圈,右三圈,驱赶邪气后方可入门。新娘进门,来客在院子里、大厅周围站着看着热闹。新人进了大门,只见前边摆了一张桌子,上边有着张家前辈的灵位,张国良上前插了三根香,然后新郎新娘跪到桌前边,只听张管家高声呐喊道:“一拜天地拜祖先,保得岁岁能平安”。庄稼人认为,后辈能有今天,那是先人的恩泽,进门第一就要先拜天地祖先,那是天经地义。

叩头完毕,新郎又走到前边,迎亲女搀扶着新娘,进了大厅,只见老太太坐在大厅中央,等待新娘的参拜。新郎,新娘,双双上前跪到老太太的面前,张管家又喊道:“二拜高堂拜亲娘,家庭和睦又兴旺。”二位新人听着指挥,给老娘叩头。

老太太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高兴的直吩咐小兰,快给一对新人戴花,小兰也麻利的给新人戴上大红花。父母的恩情永不忘,儿子完婚也是母亲最大心愿,今天娘称心如愿。

完毕,张管家又让新郎新娘对面相站,张管家又喊道:“夫妻对拜入洞房,来年定抱小儿郎。”新娘新郎按着张管家的口号,做着参拜,然后被送入新房。

亲戚来客都在拍手道贺,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移动静不下来。执事的长锁,更是激动的如同给自己儿子娶亲似的,不但陪着笑脸,脚下也停不下来,来去招呼着客人,哪里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来客们那是毫不客气的尽情的吃,敞开的喝。大有把自己所行之礼,再吃回去之势。所有人的举动,把这个寂静的庄院,刺激的沸腾了起来。

张家堡的张国良,如此大办婚礼,就是想在三道梁上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显赫的家世。能让高县长屈身前来祝贺,那也是一般人不能办到的。借此也能收回一大笔礼金,可谓是两全其美。自己也为此绞尽脑汁,筹划了许多天,一切可以说是十全十美,圆满进行。

真是: 彩灯高挂换新装, 祝贺宾客来四方。

男尊女贵新婚喜, 兴高采烈入洞房。

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五凤山的匪徒们就顺着山路,往张家堡前进,就避开村庄,沿着小路前行。大屁股十三骑在马上走在前边,后边的十几匹马,都被先前跟着大屁股十三上山的,扛着枪的人骑着,后边的扁担队跑步跟在后边,谁也不能掉队。

就是因为有保安团长邱佩给配了枪,大屁股十三才有今天这个胆量,四处祸害山乡。他们通过黑道,又买来了一些子弹,来延续他们嚣张。保安团不予理睬,任由他们发展,才使得他们长久生存。

回来的时候,那只有大屁股十三有马可骑,别的马匹,全都要驮着抢来的东西,所有人不仅要走着,拿不完的东西,就得肩扛手拿,在那里得了手,他们恨不得刮层地皮带走。

太阳还有一杆高,匪徒们便潜行到对面山梁的沟边,只要下沟,对面山上就能清楚看见这一队人马,无疑就得暴露。所以,大屁股十三就让匪徒们在沟边的树林里休息,匪徒就悄无声息的躺在地上,等待天黑的到来。土匪的罪恶行径,在夜色掩护下进行,手无寸铁的乡民,在这些凶恶的土匪面前不敢反抗,为了活命,为了妻儿老小的安全,他们只能任人宰割,反抗的结果,他们承受不起,舍弃些东西,也不能丢了性命。

夜幕降临了,一切被夜色淹没,土匪顺着山路,一路奔来,翻越深沟,骑在马背上的土匪,也都下了马。在平原上,马匹跑的飞快,到了深沟,坡陡路窄,马匹难行,所以他们都下了马,步行在沟路上。

沟路没能抵挡土匪的脚步,很快,土匪们来到张家堡的村外。大屁股十三命令,把马匹先藏起来,打算拿下张家堡后,再拉马去驮粮食。然后领着一帮匪徒,大摇大摆,行走在张家堡的路上,比背着布袋,装着馒头去他舅家神气多了。

真是: 土匪行事真狂妄,青天白日去打抢。

迎娶新人全家喜,哪知灾难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