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回到家里,老大把媳妇蒸好的馒头,装了一大布袋,让弟弟背着。王振邦清楚的记得,母亲当年就是让他这样背着,他觉得这是背着沉甸甸的感情,母亲留下的那份感情。兄弟俩出门上路,走亲戚,看老舅。
舅家不远,距离也就十几里地,村名叫南凤坪。村庄在山坡下平地处,不像南凤岭地处半山坡上。南凤坪,村庄较大,有着上百户人家。舅舅家人姓齐,在村中属大户,几个舅舅家庭比较富裕,所以门户很大,母亲以前经常在父亲面前,炫耀娘家的富有,并骂他没有出息,让自己在娘家人面前没有面子,小时候的事情,牢牢的扎根在兄弟俩的心中。
王振邦兄弟俩,来到小舅家,只见小舅齐正堂,正忙着接待客人,看见两个外甥,就热情的过来打招呼道:“振汉,振邦,你兄弟两个来了,快进屋吃饭,吃完饭帮忙招呼客人。”舅舅没把他俩外甥当外人,这可是姐姐留下的亲外甥。
小舅的老婆梁氏,听到说话的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两个穷外甥,只见小外甥背着一个布袋,上前也来打招呼:“两个外甥来了,真是稀客呀,你妈在的时候,那是能常常看到你们的身影,现在你妈不在了,你俩也难得见上一面。这还背的啥稀罕物?不会还是馒头吧?唉,留下自己吃得了,咱家现在不稀罕这东西,这远天远地背着来,这不是把石头往河滩里背吗?”小妗母对着俩外甥,那是丝毫不留情面,在她看来,这穷外甥最好别来。
他妈在的时候,回娘家没少拿东西,兄弟念及姐姐可怜,常常暗里给这给那,自己为此非常闹心,劝不住丈夫,只能生暗气。现在,两个外甥长大了,还是那个穷酸样,一点都没改变。在舅家来,他们明吃暗拿,当舅的不好当面说他,这做妗子的,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这穷外甥就是贼外甥,名副其实。
这弟兄俩,被小妗母说的,站在那里,脸上失色,人穷就没了尊严,不知说什么好。
老大经见过,自然见怪不怪,镇定自若。父母过世,家道衰落,人穷去看老舅,拿不起好点的礼品,只能拿馒头,用此表达自己那份微薄的情义。哪知妗母,根本不稀罕他的馒头,觉得就是蹭吃蹭喝来了,所以就不愿来往。妗母心里不乐意,又瞧不起他们,就用脸色行事,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先前在舅家受过妗母的白眼后,心里就有着一个念头,以后自己再穷再难,没事就不上舅家来,也就免遭白眼,人穷也要有个穷志气。
不来往的日子久了,谁知道,妗母又拿外甥不来看舅舅的话,说他无情无义,不懂知恩图报,明显怪罪他们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当年来拿东西的时候,腿咋跑得那么快?弄的他们不知是去好,还是不去好,人穷了走亲戚都不会了。
今天小舅给小女订婚,他们不得不来,无论妗母怎么样对待他们,他们都必须装聋作哑,那是要看到小舅的脸上,不敢得罪妗母,谁让自己家贫呢?
真是: 礼品拿不起,有心没能力。人前遭白眼,人后遭嫌弃。
礼来定身价,礼薄身份低。来去都不是,正反都没理。
王振邦出门几年,没经过如此场面,小舅在当面,压着他不敢说出顶碰妗母的话,尽管心中不乐,也只是瞪大眼睛看着妗母梁氏。
老大拉了弟弟一把,用眼睛瞪着他,让他千万不能发作。俗话说的好,不看僧面看佛面,亲娘舅在当面,就如同母亲在当面,自己身份卑微,那有说话的份。舅家的老鼠,都比咱的猫都大,那还有咱猫的地位。再说,舅家今天有客人在,就更不能给小舅添乱,何况小舅对自己很热情,根本没把咱当外人看。
齐正堂瞪了老婆一眼,他没看俩外甥的脸色,接着老婆的话说道:“两个娃来就来了,你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你是闲着没事干吗?该干啥干啥去。” 随即转过身对着俩外甥说:“你俩别愣在这里,快进去吃饭,吃完饭就帮忙,啥能干就干啥,不能把自己当客人。”小舅以主人的身份,给两个外甥解围。
老大王振汉觉得:人穷了,也就没了脸皮,何况有小舅在当面,自己就顺着小舅的手势,推着一把弟弟,走了进去,不能辜负了小舅,让他脸上难看。
王振邦的眼神,妗母梁氏自然看到了眼里,看着俩外甥走进去的背影,对着丈夫说道:“你看你这二外甥,看一眼,就知道他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在外边没混出个样子,坏毛病倒不少。你看他看人的眼睛,睁得像铜铃似的,能用眼睛把人吃了,一副没有教养的德行。”
“客人来得这么多,你不招呼别人,盯着他俩看干啥?没有事干,专门挑事是吧?我们今天是啥日子你不知道吗?真是小心眼。”齐正堂呵斥着老婆,让她不要多事。
老婆“哼”了一声,转身走了进去,忙自己的事去了,齐正堂也去忙着招呼别的客人。
王振邦走到桌前,把背在身上的布袋放下,没好气的说大哥道:“人家不…不稀罕,你说背…背着这干…干啥?这仍在那…那里去?”
老大却平静的说:“你在外边几年,怎么不懂人情世故了?人家不稀罕是人家的事,咱们不送就是咱们失礼,口袋就放在这里,先吃饭,等吃完饭,我就按舅家门户,一家一户的送去。人到了礼也一定要送到,这是母亲在世时留下的规矩,不能改变。”在老大看来,尽管是两个馒头,他都要公平合理的送给几个舅家,母亲在世一直这样,今天也要照样学样。那个舅家都不能遗缺,免得舅家人,说自己瞅高蔑低,礼数不周。
兄弟俩正在吃饭,忽然一阵人声鼎沸,他们都偏着头向外看去。只见一群人迎着一对男女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十六七岁的小伙,并有表妹的舅舅前边引路,场面格外隆重。
齐正堂也是急忙上前迎接,并高声说道:“贵客到了,有失远迎,快请一同进屋上座。”
正在吃饭的王家兄弟,被管事赶离饭桌,让给客人腾开场地,免得客人看见笑话。王振邦只好端着碗,站在一边吃饭。王振汉一手端着碗,一手提着自己带来的布袋,惊慌失措的移在一边,慌忙中也没忘记,把自己碗里饭,尽快吃完。
王振邦看着来客,眼睛落在那女客的脸上不想移走,端在手里的半碗饭,也顾不上吃了。心想,这女人长的也太好看了。他忙问大哥:“大…大哥,这来…来的人,是干…干什么的?小舅如…如此敬重?”他不明白来人的身份,立刻向大哥打听。
老大答道:“这就是南凤梁的梁保长,带着他的小老婆和儿子,来给他这个儿子梁福来,定亲来了,小舅就是要把女儿许配给梁保长的这个儿子。”老大对附近几个村比较熟悉,也了解情况,淡然的回答道。
王振邦心想,这一个山村的保长,竟然如此受人捧宠,奉承,难怪他如此骄横?再看自己,竟然如此狼狈,嫉妒心理陡然而生。
说起南凤梁,王振邦自然也知道。南凤岭,南凤坪,南凤梁,三个村庄,都处在五凤山下的南部,三村相距呈三角形。南凤岭村小,在半坡上,而南凤梁和南凤坪则是两个大村,村子在山根和平原接壤处,道路平坦,交通比较方便,条件自然好于南凤岭。
南凤梁村的人,大多姓梁,梁保长是村里的富户,走到那里,自然是前呼后拥。梁保长有钱有势,便有点不可一世,利用自己有权有钱的优势,硬是把一个窑姐荷花收为小老婆。为这事,大老婆曾和他大闹了一番,结果他以要休掉大老婆为借口,硬是把大老婆的火给灭了。对这个小老婆荷花,梁保长是情有独钟,恩爱有加,所以,荷花很是得宠。不论梁保长走到哪里,她都要跟在屁股后边,彰显着自己美貌和在家庭中的地位。
本来这给儿子订婚,是不让她来的,梁保长架不住荷花的撒娇,荷花硬是跟着来了,大老婆出面拦挡,也没拦得住。气的大老婆在后边破口大骂:窑姐不要脸,不是自己亲生的,却要抢着走在自己的前边,但这也无济于事,谁让老爷宠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