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泾河渡密建通道 出嫁女娘家无望(2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2356 字 11小时前

金珠回到娘家,看着熟悉的环境,心情也就开朗起来。张花出门迎接,并高声打着招呼:“姐,你回来了。”她的声音,如同高音喇叭,向家里人传着信息。

老伴去接女儿,李梅花估摸着,女儿快回来了,早在里屋等着,听着儿媳声音,急忙从厨房走了出来,上前仔细看着女儿,就像一年没见似的,热情地说:“珠儿回来了,快进屋坐。”把金珠迎了进去。

金豆跑上前来,询问道:“姐姐,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你是不是把我忘了?”

九先生训斥道:“你不知道念书,就知道吃,字写得怎么样了?”金豆做着鬼脸,他就根本不喜欢读书,更不愿写字。

金珠赶紧从包里掏出,从张家堡带来的点心,给金豆递了过去,她知道,进门必须先打发弟弟,要不,就不得安宁,金豆拿着点心,高兴的跑掉了。

母亲李梅花接过女儿手里的东西,让金珠进屋坐在炕沿上,亲切的说,“送你去的人回来说,他们婚事办得很简单,我听了一夜没有睡着,他们家里人对你好吧?婆婆没为难你吧?”她还是关心着女儿,觉得没办婚礼,就是看不起女儿。

金珠被问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低下头,没有回答。她怕母亲知道实情咽不下这口气,也就不敢实话实说,自己的事,不能再让母亲担心了。

看到女儿的模样,李梅花以为女儿不习惯婆家生活,又不好说出,只好打圆场的说:“唉,女儿家都要过这个坎,开始都很生疏,你聪明,又懂事,相信你能过得好,以后慢慢就好了。”金珠也没解释,母亲愿意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李梅花开始给女儿做饭,张花也没闲,前后跑着帮忙。九先生也准备一些干果,摆在桌上,就去忙自己的事去了。这些举动,让金珠感觉是:婚前和婚后大不一样,前边是主人,随便怎么都成,现在,一家人都把她当成客人了,结婚出嫁,最大的改变,就是身份的改变。

张花给金珠说这说那,金珠只应着声,她的眼睛不由自主的向药房张望。张花明白金珠的心里,她凑近金珠的耳朵,小声说:“姐呀,你别看了,自从你出嫁,志远哥再也没有回来过,听说他去了槐庆府,他不再学医了。”

金珠的心,突然紧缩,气都出不来。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委曲求全做的让步,竟是今天这样的结果,志远哥也是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好心。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什么事都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而其中的变数,是任何人都难以掌控和揣摩。她回头看着把自己养大的母亲,此时也感觉生疏了许多,不知说什么好?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一切都像演戏似的,她眼里的泪花,再也禁不住流了下来,她赶紧去擦眼泪,不想让父母看见。她心里不停的问自己:我到底做的对不对?结果又是什么?

实际上,事亦如此,木已成舟,她根本没能力改变事实,她心里只有一股无奈和失望,全家人的热情,此时,再也不能温暖她的心,她倒觉得有点虚情假意。

金珠在娘家住了几日,母亲李梅花便给她说道:“珠儿,你现在是张家堡的人了,在咱们家住上几日,散散心,缓缓神,就得回去,免得人家说闲话。做媳妇和做女儿不一样,要听婆婆管教,遇事要忍,顺应人家,和婆婆好好相处,也要和女婿好好过日子。你婆家可是大户人家,家规肯定少不了,你要听话懂事,别让人家笑话你没有教养。你以后如果被人看不起,咱们一家人都会跟着脸上无光的。”李梅花教育着女儿,让她怎么样做好媳妇。她的想法和做法,完全是传统观念,她觉得这是对女儿关心和爱护。

李梅花心里认为:作为父母亲,再爱女儿,也不能失了伦理,婆家才是女儿长久生活的地方,自己养育的阶段已经结束,现在只能割舍自己的爱,让女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因为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

在金珠心里,母亲这是在下逐客令,在娘家已没了女儿时期的温暖,她慢慢的意识到,娘家已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婆家孤独,娘家空虚,此时她觉得没有一处,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她的眼泪,跟着母亲的话语,流淌下来。

李梅花看着金珠流泪,也跟着抹眼泪,并说道:“金珠,我把你养活这么大,心里也是舍不得你走,不是妈心狠,女人就是这么命苦,就得受这分离之苦,我当年也和你一样,就是这样过来的。想亲娘,泪水流,不知哪天是个头,不管怎么说,这条路必须自己走,不愿意也得走。娘家你现在得放下,婆家才是你永远生活的地方,你必须和婆婆搞好关系,婆婆跟妈不能比。在妈面前你可以任性,妈惯着你,婆婆面前就不一样,她不会惯着你,你不顺应婆婆,她就会给你甩脸色,甚子打你,你只有顺应着人家,才能过好生活。”

金珠已明白这个理,对母亲的话深有感触,她也知道母亲是为了她好,不是嫌弃她,而是想让她早点适应婆家生活。但她依然觉得心里难受,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毕竟她还有理智,已经领教过婆婆的凶相,她对母亲点点头,她没有说话,觉得说啥都是多余,立刻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婆家。

李梅花赶紧告知九先生,让他做好送女儿的准备,趁着金珠愿意,就把她送回婆家。九先生和老伴有着同样的心理,他去牵出马,备好车,在门口等着金珠。

李梅花把金珠送出门,看着老伴把女儿扶上车,她怕金珠看见,扭头抹了一把眼泪。九先生亲自送女儿回家,随着路的走远,韩家庄,消失在金珠的泪眼里,耳边只留下马蹄声。

而门口站立的李梅花,直看到马车消失在路边,她含着眼泪自言自语道:“珠儿,只要你过得好,有啥怨气就对着我撒吧,你以后会明白的。”她期盼女儿能明白。生活会教会人做事,每个人都在适应中找到自己的生活,金珠也是一样。

真是: 路漫漫,光阴悠,蹉跎岁月几多愁?

女命苦,泪长流,难挡孤独聚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