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老太太套出真言 逼无奈情感深藏(2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2692 字 10小时前

“姨娘不是要扎针嘛,咱们早早的吃了饭,好给你扎针。”九先生也接着老婆的话,给老婆打着圆场。老太太听了,心里一股暖流,这九先生一家人,对她也是太热情了。

吃过早饭,九先生给老太太说:“姨娘,趁现在没人打扰,我就给你早早的扎针吧。”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为了不让老太太冻着,也方便和她说话,九先生就让老太太,去在自家炕上施起银针,扎好针后,九先生两口,就和老太太拉起家常。

金珠说过的话,老太太记在了心里,想着金珠不出门,九先生可是常去槐庆府,一定是他听到张魁的什么风言风语,回来说给金珠的,他昨天已露言露语,心里应该更清楚。

老太太对九先生两口说道:“我来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人老了,也就不中用了,就容易生病,要不是来看金珠,恐怕就要劳烦你去我们家了,来回打扰你,真让人心里过意不去。”

“姨娘说的见外了,在我这里和你家里是一样的,有什么麻烦的,不麻烦。”没等九先生回答,老婆李梅花嘴快的就接上了话题。

九先生也点头说了句:“金珠她妈说得对,姨娘不要见外,你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我来你家,就没见外,有金珠的婚事在,我们就是一家人对不对?我想听听你们对金珠的婚事是怎么安排?”老太太转了话题,直接转到金珠身上。

真是: 心中疑惑未弄清,只有逼迫说真情。

后边婚事怎么办?了解事情再断定。

李梅花转眼看着九先生,九先生又看老婆,答道:“唉,看姨娘说的,咱们还是商量着办,我们的意思是,等过几日,金珠身体好点就过门。婚事办了,咱两家人都心静了,以后再不用操他们的心了,就是要麻烦亲家,另看吉日了。”

“我怎么问起金珠,金珠流着眼泪,不回答,是不是金珠心里不愿意这门亲事,她好像对魁儿有看法,你知道吗?”老太太在金珠面前看出了端倪,现在说出此话,就想逼九先生说出实话。

九先生听了,暗暗的埋怨金珠,给她叮咛了多少遍,结果还是露馅了。九先生叹了口气,实话实说道:“唉,不瞒姨娘,金珠确实是对张魁有看法,都怪我那徒儿,在槐庆府听到了关于张魁的事,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说给了金珠,这孩子性格倔,一气之下,喝了毒药,幸亏发现的及时,才救下性命,要不你今天来,恐怕就见不到她了。姨娘呀,你说我们将她养大多不容易,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老两口怎么活呀?”说着九先生泪声俱下,抹着眼泪,老婆李梅花也跟着流眼泪。他们俩并非做作,真是经历了一场生死离别的惊吓。

老太太听到,吃了一惊,只想到自家没娶到媳妇,丢尽了面子,没想到九先生这里,却是差点丢掉了金珠的生命,追其原因,万万没想到,缘由却在自己的孙儿张魁身上。她整个人愣住了,不知说什么好,来时还说要退婚,现在知道真情,这口也实在没法开了。常言说得好:人心难打以颠倒,人都能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角度上看问题,也许,许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老太太此时站在金珠的角度,就是这个心理。现实中的人,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从不考虑他人感受,因而就有着复杂多变的人生。

“这孩子怎么就这样倔呀,凡事好商量,怎么就能以命相抵?幸亏没事,要真出了事,你我那怎么能接受得了?现在咱们也都别难过了,我给你打个保票,回去好好管管张魁,这婚事就等金珠身体好点,择日过门吧。”老太太不但没退了婚,反而把事情说定了。

真是: 了解底细便认真,继续婚约不变心。

双方约定都遵循,谁也不做违约人。

老太太心里明白,女方不反对,那只有赶紧结婚。庆幸没有出事,要是金珠喝药没了性命,自己的彩礼就打了水漂,九先生失了女儿,又怎么会给他退彩礼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未过门的孙媳妇死掉,对他们家也不吉利,况且事情的根本缘由,是由张魁而起,还是给他们顺水人情的好,所以老太太就给九先生两口,吃了颗定心丸。

到了第三天,老太太坚决要回,九先生拦挡不住,就让大奎送她回家,她也是心中有事,着急回家安排。

老太太回家后,给儿子儿媳只说没有退婚,让择日再娶。张国良和玉芝,相互看着,都认为,九先生给老太太又灌了迷魂药,也不好说什么,就照着去办。老太太又让把孙子叫回来,怕给他带来坏名声,只是暗暗的骂了他一通,让他在外边不要胡作非为,让他要对金珠好,就算教训他了,别的一切依然如故,没有一丝改变。

为了不影响女儿出嫁,九先生就早有安排。让志远的父亲,把志远抬回自己家去养病。临回前,志远抓着父亲的手,求拜着,让父亲去给自己提亲,给九先生去求情,把金珠嫁给自己,他对自己的期盼,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父亲出面,因为,那天晚上,金珠对自己说了真心话,自己还有挽回金珠的希望。

父亲抱着儿子的头,流着眼泪说道:“孩子呀,你醒醒吧,你师傅把女儿早早就许配给张家堡,那天张家未娶到媳妇闹成笑话,三道梁人人皆知。你想想,你师傅能把女儿许配给你吗?张家堡能答应你师傅悔婚吗?你自己不回心转意,恐怕连做徒弟的情份都没有了呀,你不能这么糊涂下去,这事没有挽回的可能。”老父亲给儿子讲着利害关系,让儿子收心。

人穷没有人能瞧得起,人穷没了追求,人穷希望就会变成失望。志远被父亲一番话说的,就像旺盛的秧苗,被霜打了似的,直接蔫了下去,心里想着,还不如自己当时直接死了的好。活着心上又放不下,追求有没希望。

志远的想法,单纯而又简单,殊不知父亲已经求过他师傅了,并给九先生许愿,啥条件都答应,而被九先生无情拒绝了。说是自己和张家堡早就说定婚约,那天人家大摆宴席,没能成亲,就让张家堡丢了脸面,后边又给人家说好话,才使得婚约继续,现在岂能出尔反尔,难道九先生在人面上前说话,没有一点信誉,如同放屁一般吗?让自己给张国良回话道歉,绝不可能。他睁着眼睛的时候,这事就不会有变化,除非自己死了。九先生把话也说绝了,志远的父亲彻底绝望了,这才拦挡在梦中不醒的志远,只好回家养病了。

有了一月多时间,志远终于能走路了,他非要去看金珠。父亲挡住儿子说道:“金珠要过门的日子,已经定了下来,你别去打扰,也别再生事。你师父已经够开恩的了,他答应你后边继续跟着他学医,就给你留着路数。我尽快给你打听,看谁家有女儿,给你也订婚成家。等金珠过门后,你再去师傅家。你现在去师傅家,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把金珠名声搞坏,你非要把金珠的的名声搞坏才心甘吗?你还让人家金珠活不活?”父亲的话,就像榔头,重重的打在志远的心上。说到会伤害金珠,志远倍感无力,失望的坐了下去。

志远也曾多次提醒自己,宁愿自己受伤害,也不能让金珠受伤害。今天就是怕金珠受到伤害,这个念头,捆住了自己的腿,使他迈不开脚步。

真是: 至古真情贵如金 ,青年男女皆认真。

怎奈现实太残酷, 棒打鸳鸯两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