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下山乡明查暗访 误接待埋下祸根(1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3356 字 6小时前

多半年干旱,让人感到收成无望,到了秋季末期,终于下了一场雨,三道梁上的富户,抢着把冬小麦种在地里。一些生活实在没有办法的穷人,把麦种子都吃的没有了,只能三至四倍的高息去租来种子,勉强种地,自己只能吃糠咽菜,维系生命。

看着天终降雨,张国良感叹的对管家道:“天不绝人之路,终于开恩赐雨了,只能把希望寄在来年上了。”在他心里,只要能种在地里,才有收获的盼望,这日子才能过的下去。

长锁应道:“那样旱下去,可不得了,死了那么多人,人们的灾难也够深重了,有人烧香拜佛,求着天降甘露,这总算求来了。”靠天吃饭的庄稼人,盼着风调雨顺,除了祈求苍天而无它法。

真是: 庄稼盼得及时雨,农夫盼得丰收年。

天若不随人心愿,满怀希望化云烟。

民国十八年,正是八百里秦川,饥荒最严重的年瑾。杨虎城入潼关,接管西安。为了解决干旱无收,给民生计,杨虎城监修了,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七个人工渠,想用于渭河、泾河等河水来浇灌秦川腹地,让土地能产出粮食,不能靠天吃饭。人为的来解决秦川地区所有人有饭吃问题,让军有粮供,城有人守。

经过几年的努力,几个工程都相继展开,因军阀混战,资金紧缺,供应不足,不仅使得工程进展缓慢,有的甚至停工待料。利国利民的大好工程,停滞不前。

粮食仍然是当时的燃眉之需,杨虎城不得不先抓粮食。他成立新的行动机构,制定新政策,整治地方腐败,力争改变当时的管理混乱现状。

由于干旱,瘟疫的侵扰,各地都有,死的死,逃到逃,人员流浪,人无定所,土地荒芜,下边为了向上交差,瞒天过海,谎报失真,没有真实可言。

就在张国良当选国大代表的第二年阳春三月,为了尽快弄清楚现状,新机构下令地方官员,逐级进行落实乡村人员及土地面积的真实情况。并派督察组下乡,明查暗访,查看落实情况,防止基层隐瞒真相,欺上瞒下,大搞腐败,中饱私囊。

省督察队有名叫胡啸天干事,被派来到槐庆府,查看落实情况。高县长得知,赶紧给其安排住宿,吃饭,生怕招待不周,而引来麻烦。

胡干事年纪轻轻,靠着关系就职在督察队。他一直生活在西安,从未出过远门。他就想借此机会,到边缘山区看看,下边到底什么情况?希望能抓住腐败人员的把柄,既能顺便捞一把,也能游山玩水看看风景。胡督察来到槐庆府,他选中了张家堡,便给高县长提出,要去三道梁看看。

在胡督察的心里,边缘地带人老实,没靠山,捞点油水,也不易被发现。

高县长好意劝道:“三道梁路途遥远,且是山路,行动不便,只怕照顾不周。胡督察还是在槐庆府周围看看,我也好照顾你的生活。”高县长在官场混,深知上级官员,尽管年轻,也不可得罪,一时疏忽,恐怕自己不知道,官是怎么丢的,所以得多加小心。

谁知这个胡干事就是生性多疑,误解了高县长的好意,他认为高县长不让去,这三道梁上,一定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便说道:“既然是巡查,就得到乡下,边缘地带看看,才能了解实情,难道三道梁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你怕查出来?”

高县长听了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说道:“不不不,胡督察误会了,胡督察想去那里,我都积极配合。”心里骂道,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连忙又说道:“只是三道梁路程遥远,要去,就得清早上路,晚上歇脚张家堡,第二天巡查,最快也要第三天再往回赶。我派人陪同你去,好方便照顾你的生活。”高县长小心翼翼的问道,他不明白这个胡督察,去到张家堡,到底能干什么?这不陪同,怎么能照顾好他?一个人安全怎么能得到保证?

胡督察起了疑心,认为高县长是要派人监视他,心里认为:我的行为,那能容忍监视?便断然说道:“我是暗访,自然是我一个人去,成群结队能查出什么?不是明摆着给人说明身份,让他们提前准备?我就要给他们一个啥都不知,措手不及,这样才能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听了他的话,高县长觉得,这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并且爱耍心眼货色。

高县长用轻蔑的眼光,看着胡督察,心里骂道,好心当作驴肝肺,可嘴上却应道:“好,好,按督察的意思办,我明天一早,就给督察准备好一切。”高县长不再多说,甚至有点暗自窃喜,希望半道上,让狼咬掉一条腿,他就不会这么轻狂。不愿让人陪同更好,省得自己陪着去受罪。三道梁的路,他是最不愿跑的。

毕竟是上边来找事的,也就不能明面上有所得罪。高县长担心,这位钦差半道走不动怎么办?没走过长路的人,怎么能理解走不动的难受?回来怪罪起来,那可担待不起。不如让人,弄了一头毛驴来,实在走不动了,就骑着毛驴,也好赶路。也能体现自己对上边来的人,体贴入微。

二天早上,高县长前来送行,给胡督察说道:“本来想给你找一匹好马,只想在山村行走,有点张扬,万一碰见歹徒,看见马匹,打劫了怎么办?那时就怕你马被抢走,人会受伤,甚至会丢掉性命,所以就给你找了一头毛驴,希望路上,让你能歇歇脚,又不延误赶路,可谓是一举两得。”高县长把他的美意告知胡督察。

胡督察听了,很不高兴,便问道:“这三道梁上现在还有土匪吗?我就不相信,他们敢劫官府的人员?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他认为高县长在糊弄他,不给自己一匹大马耍威风,而拿毛驴来搪塞,并以土匪为由,官府的巡查,土匪敢动吗?真是小瞧人。

高县长笑着说:“现在土匪还没清理干净,贫穷的饥民也不少,现在饥荒时期,走的又是山路,怕有人看见马匹,起了歹心,对你安全极为不利,万一被盯上可咋办?他们可不管你是谁,劫财第一。咱们担心你的安危,所以低调点的好。三道梁上有护村队,那也是晚上行动。我说意思是,那么长的路,骑毛驴,既能歇脚,也不误赶路。马匹性情裂,怕你路上骑着,摔了怎么办?这毛驴就安全了许多。”高县长多滑头,难道对付不了你毛头小子?

胡督察想,自己真没骑过马,也真怕摔着,就点点头说:“高县长想的真周到,那就好,就骑毛驴。”说完,带着干粮,牵着毛驴上路了。

真是: 初出茅庐眼界高, 无人能在眼中瞧。

尚方宝剑手中握, 谁不长眼剑出鞘。

晴天白云,正好赶路,出了槐庆府,走上山梁路。时值正是春暖花开之时,山头泛绿,满山遍野,许多已盛开的桃花,杏花点缀在山沟里,宛如一个天然花园。

胡督察从未见过如此美景,就在这里站站,那里看看,没了赶路的欲望。突然,一只兔子跑了出来,他忙把驴拴在路边树上,跟着追兔子,兔子钻进草丛,正在寻找时,另一只兔子又蹦了出来,他又去追另一只,真像一个天真浪漫的儿童。追到沟边,他发现远远的沟里,一群梅花鹿,受到惊吓,奔跑起来,跑着跑着,就蹦了起来,腾空的时候,在空中向前飘,如同向前飞一般。他惊奇的张大嘴,第一次看见,动物会飞。兴致勃勃的他,觉得自己真是来对了,看到这些奇景。

听说有狼,他希望真能看到狼的出现,他想有东郭先生之奇遇,可奇怪的是,狼在此时好像销声匿迹了一般,一个影子也看不到,他真想看看,狼究竟是什么一个动物?

时间就在这走走转转中度过了,不知不觉中,太阳升到头顶,胡督察有点肚子饿的感觉,他就坐在路边的树下,吃起干粮来了,吃着就觉得有干涸,想喝点水,左右找就是没有。谁知高县长,一时疏忽,只带干粮,忘记带水。如果走到沟里,就有山泉水解渴,如今走到这山梁上,只能干挨着。胡督察有点困,靠着树迷瞪一会,谁知就睡着了。连毛驴,也在树下卧了下来歇息。

不知睡了多久,胡督察睁开眼睛的时候,太阳已偏西。这时,不单是肚子饥,口干渴的难受,吃到嘴里的干粮,也难以下咽。牵着毛驴,找不见下沟里的路去找水源,又看不到住的人家,心里骂道:这是什么鬼地方?这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见?这又饥又渴,走不动,就骑上毛驴,用枝条抽打着毛驴,把气出在驴身上。

开始那浪漫的情绪,已被饥渴驱赶的荡然无存。终于走出了山口,看见了村庄,他看到了希望,抽打着毛驴,加快脚步,他口干的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终于到了有人家的门口,他爬下驴,径直的走了进去,喊了一声: “有人吗?能给一口水喝吗?”

只见一个老妇人出来,打量一下来人问道:“来客找谁呀?”

“老大妈,我是要到张家堡去,路过,讨口水喝。”胡督察十分恭敬的说,生怕人家不给水喝。

老妇听说要喝水,说道:“你等等。”进门去,用半个葫芦做的勺,端出一瓢水来。

胡督察端起勺,一口气喝进了肚子,归还勺的时候,又说了一句:“还能再给喝一点吗?”他渴到极点,一勺没有解渴。

老妇又端出马勺,递给他说道:“水凉,你走热了,慢点喝,喝的急,会伤肚子的。”看见来客喝的太猛,老妇给他提醒一声,怕把他肚子喝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