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欲娶亲操办婚事 神仙地飞出凤凰(2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3957 字 10小时前

崔老四想着,自己的火已烧到火候,有这样的知己在县衙,自己办事岂不方便许多,以后用得着的地方多的去了。他把自己的兜里的银元摸了摸,想给唐文书送点,说不准今天就能办成了。但嘴里还是和唐文书客套:“兄弟说话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这话要是传出去,高县长听到,那就对你不利了。”崔老四低声的劝着,表现出自己对他特别关心。

谁知唐文书却放开嗓子,继续说道:“高县长到张家堡吃酒席去了,耳朵再长也听不到,没个三五天,他是回不来的,现在槐庆府是我说了算,谁要是敢嚼我的舌根,我马上让他进大牢,拔掉他的舌头,你有这个胆量去嚼舌根吗?”唐文书给崔老四放着话。

唐文书的话,让崔老四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这个你放心,兄弟我和你那是如同亲兄弟,不会漏出半点闲言,我敢给你保证。”

唐文书哈哈大笑道:“跟你开了一个玩笑,看你紧张的。哈,哈,哈,哈。”

崔老四这才笑着说:“这个我懂得,咱兄弟谁跟谁?你我信得过,我你也放一百个心,吃菜。”他嘴上劝着唐文书,可心里却想,高县长去张家堡吃酒席,这张家堡还真有面子,他也知道,当街就有张家堡的油坊,只是个山里富户。可高县长能去吃几天酒席,就让他摸不着头脑,更没想到这唐文书有这样的权利,心肠如此狠毒。

好奇的崔老四,顺嘴问道:“张家堡有什么事,能让高县长去吃三四天的酒席,谁这么有面子?”又给唐文书斟酒。

唐文书夸夸其谈道:“兄弟你不知吧,这张家堡人,那是在去往西安的路上,从来不住别人店的,因为人家处处有店。这还不是主要的,张家堡的大少爷,那是商州的州长,那是高过县长的大官。三少爷又是西安城防团部的副官,有军权。听说这次,是老二死了老婆,现在要给续房,就这续房,也操办的特别大。老大拉回几个大箱子,里边装的肯定是在商州捞的财物,那是少不了大洋和金条。这张家老大,肯定把商州的好东西,全都拉到他家去了,我们的高县长也是去巴结人家的。”张家兄弟,只顾自己财大气粗的买东西,带回了一车去,在油坊倒车时,却被旁人看见,就有人夸大其词的传疯了,唐文书不知在谁的口里得到传言,得风就是雨,张口就来,说得就像自己亲眼见了似的。在他眼里,别人都是愚不可及,哪有自己见识广,知道的多,天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崔老四听明白了唐文书的话,心里想,这个张家堡,还真不简单。看着唐文书已有醉相,给他送钱也是白搭,不如等他清醒后,再做打算。就说到:“今天真是幸会,吃的也差不多啦,唐文书你还有公务,不能因咱们吃酒,影响你的公务,以后有的是机会,我们再好好的痛饮,你这个兄弟我是交定了,小二,结账,这里全算给我。”

唐文书正喝在兴头上,听见崔老四的话,心里有点不爽。听到崔老四要全结账,也就说不出啥话来,醉意中倒有几分清醒。想着今天是自己当县长的时间,不能出了差错,要是出了问题,高县长回来也不好交代。就对崔老四说道:“兄弟说的真是,我公务在身,不能耽误,兄弟你人真好,以后我们再喝。有事就找我,我办事保证让你满意。”唐文书一边许愿,站起身摇晃着就要走,崔老四连忙上前扶着他,直送到大门外,看着他远去,才回头去结账。

回家的路上,崔老四心里想,怎样才能打开唐文书这个缺口,又想唐文书说得张家堡的事。突然,他脑洞大开,如果把张家堡这个信息,给大屁股十三传去,让他把张家堡连窝端掉,岂不美哉。

张家堡娶亲肯定收下礼金,老大又拉回几大箱财物,那非金即银,肯定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还有这个高县长,抓住他,还愁他放不掉一个牢犯?想来想去,觉得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不能失掉这个良机。大屁股十三不是吃素的,定能拿下张家堡,吃掉这块肥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想到这里,他热血沸腾起来,当下决定,立即送信去往五凤山,向大屁股十三禀明一切,回到粮行,着笔给大屁股十三写信,只见他写到:

十三爷:据可靠消息,三道梁上张家堡,保长张国良明天娶亲,高县长都亲自前去道贺。其家兄张国栋在商州做州长,回家来拉有一车金银财宝,并且收有大量礼金。张家是富甲一方的财主,如能借势拿下张家堡,夺得财宝和粮食,那肯定会有硕大的收获,十几年吃用不完。如果能把高县长一同捉拿下,那救回在押兄弟,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明晚就是大好时机。望十三爷拿定主意,莫要失掉发财良机。

崔老四写好信,怕手下其他人耽搁了好事,立刻派自己的心腹亲信,崔虎前去送信,让他火速亲自送到,不得耽搁。崔虎不敢怠慢,立即牵马,火速奔往五凤山报信而去。

真是: 凭空得来流转言, 当成真信百里传。

掠夺一切给自己, 土匪心贪真无厌。

五凤山距离槐庆府也有百十里地。传说中,玉皇大帝巡游时,看见渭河以北,山梁迭起,沟壑纵横,地势不平,难以耕种。欲将渭河以北的山梁,一夜间夷为平地。就派天蓬元帅,也就是后来的猪八戒,赶着天牛,拉着天耱,耱平山梁到榆林以北,将黄河之水赶到蒙古,顺山西以北地界,直接到山东入海。谁知这个天蓬元帅,从渭河北岸走起,刚起步就打起盹来,最后索性停下来,躺在耱上睡着了,天牛也随之卧了下来。鸡叫一声,天牛惊醒,腾空而走。天蓬元帅慌忙起来,看天时已过,只好回天庭复命。

渭河北岸,就形成了秦川平地,天耱前涌起的土块,形成后来渭北黄土高原的前沿,五凤山山脉也就是其中涌起的一土堆,最后形成,绵延百里的山梁,和拔地而立的山峁。天牛卧过的地方,就成了高低起伏,地势不平的丘陵地带。黄河水没被挡住,从北向南横冲而来。这些丘陵,又被万年雨水的冲刷,又成了道道深沟,沟壑纵横,小河穿流,从而形成今天这般景象。玉帝的一番美意,毁在贪睡的猪八戒身上。

五凤山的名字也大有来头。相传唐朝武则天执政年间,派天师袁天罡,李淳风两人给自己选择墓地,两人都能上观天文,下知地理,和鬼神交流,有着超人想象之能。

两人同时分别从东西两门出发,为武则天寻找最佳墓穴位置。经过数月寻找,最终两人都选择在五凤山。两个人在地穴处做了标记,一个埋了一个铜钱,一个插有一支钢针。当后边人去查看时,奇巧的是:钢针插在铜钱的孔里,就是两人选择在一个穴位——即五凤槽。

这件事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就命李淳风领人开始动工,修建墓穴。谁知,在开始动工时,在选择的地方,挖出一个巨大鹅卵石,如同凤凰蛋一样。难以撼动鹅卵石,挡住了路,施工者只好上报李淳风,李淳风认为,凤凰蛋不能破坏,破坏了它,就等于破坏了风水。就让施工者,顺山势走向的方向,移后至五丈,让往下继续开挖,谁知又挖出一个巨大的平板石,等凿开石板,出现了一个宽有一丈,深不见底的空穴。就像有着一个巨大的天神,把石山劈开两半,上面又盖着巨大的盖板一样,这就是五凤槽。

掘开石盖不久,突然,只见五只凤凰,同时从地穴里飞了出来,四只飞的很高,朝南飞去,不见了踪影,只有一只飞的很低,盘旋着朝西南方向飞去,李淳风慌忙派快马跟着凤凰,看它飞向何处?快马跟着跑到乾州,只见凤凰飞落在乾州梁山,即今天的乾陵山上,不见了。李淳风慌忙上朝给武则天进书,他进书写到:

凤凰飞走失灵山,此地空留五凤山。

世间万般皆有缘,人愿哪能压神仙?

神灵妙指落凤山,就当遵循顺应天。

风调雨顺天夙愿,保唐江山万万年。

武则天听罢,就改变了主意,既然是神灵的安排,就让把自己安葬在乾陵,合葬在李治身边。五凤山也从此得名,随即梁山就得名为落凤山。

五凤山也就成了天然屏障,坐落在川与山梁的最前端,方圆山头迭起。五凤山向东缠延几十多里,被泾河截断而止。泾河也硬性的把山梁拱开一个缺口从中间流了过去。经过万年冲刷,泾河两岸,山石也成了齐刷刷的绝崖峭壁。

有点土壤的地方,灌木成林,和深沟的灌木连成一片。五凤山四周,就形成自然天险。南部山梁,坡陡林密,断断续续的悬崖,节节而连。五凤山的北边,有着道道山梁,深沟相隔,丘陵迭起,森林密布,密林里混杂着灌木,挡着人的去路。因人迹罕到, 也就无路可走,这里有着方圆几十里的无人区,自然形成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狼成群,金钱豹成了这个区域的兽中之王。翻越五凤山,穿越灌木林,要防止野兽攻击,也要提防蟒蛇的偷袭。所以附近的人们,没人冒险,都避而远之。

五凤山与三道梁,仅有几道山梁相隔,距离三道梁直线距离也就二三十里,沟壑里灌木丛生,人行走不通。有人烟的地方,只有羊肠小道,把各个村庄连接起来,南北梁的人就靠羊肠小道交往,路难行,加着沟路弯曲,道路就愈加加长,超过五六十里。路太遥远,靠着两条腿行走的人们,就很难够到。每道山梁,也仅疏通了通往槐庆府蜿蜒曲折的路。隔着几道梁的人,因路远就没了交往。

五凤山山梁走向,同三道梁的走向相同,让泾河将头拦断,不能向前延伸,山梁也就天长地久的盘踞在渭北黄土高原上。

真是: 神设鬼施出天险, 神奇传说千余年。

只因飞出凤凰鸟, 荒山野岭变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