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争宠(2 / 2)

穿书董鄂妃 漫江透 2223 字 1天前

魏丑夫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上好的烫伤药,末将...属下特意从太医那里求来的。\"

我心头一暖,示意蔷薇接过:\"多谢你了。\"

\"娘娘,皇上他...\"魏丑夫欲言又止,\"今日心情不佳,早朝时斥责了几位大臣。\"

我眉头一皱:\"所为何事?\"

\"西南战事吃紧,军饷筹措不力。\"魏丑夫压低声音,\"但属下觉得,皇上是因为思念娘娘...\"

\"住口!\"我厉声打断,\"这种话也是你能说的?\"

魏丑夫立刻低头认错,我却看到他嘴角微微上扬。这个魏丑夫,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下去吧。\"我摆摆手,\"记住你的身份。\"

魏丑夫退下后,我盯着那瓶烫伤药出神。福临心情不好?是因为国事,还是...因为我?

正想着,芍药匆匆回来,脸上带着喜色:\"娘娘!皇上收下了!\"

\"真的?\"我猛地站起身,心脏狂跳,\"他可说了什么?\"

\"皇上问娘娘的手伤得重不重,还让太医准备了药膏。\"芍药兴奋地说,\"吴总管偷偷告诉奴婢,皇上尝了一口粥,说...说味道不错。\"

我长舒一口气,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福临还关心我的手伤,还肯尝我做的粥...这是个好兆头。

\"皇上可说何时来看本宫?\"我忍不住问。

芍药的笑容僵了一下:\"这...皇上没说。\"

我的心又沉了下去。是啊,一碗粥怎么可能抵消我犯的\"错\"?福临能收下粥已是不易,我还在奢望什么?

\"娘娘别灰心。\"蔷薇安慰道,\"皇上既然收下了粥,就说明心里还有娘娘。复宠是迟早的事。\"

我勉强笑了笑,没有答话。在这深宫之中,帝王的宠爱就像天上的月亮,阴晴圆缺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夜幕降临,我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乾清宫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福临此刻在做什么?是在批阅奏折,还是在想我?抑或...已经将我淡忘?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我转身,看到魏丑夫站在廊下。

\"你怎么又来了?\"我皱眉,\"若被人看见...\"

\"娘娘,皇上一炷香前出了乾清宫。\"魏丑夫低声道,\"往...往这个方向来了。\"

我的心猛地一跳:\"当真?\"

魏丑夫点点头:\"属下亲眼所见。皇上只带了吴总管一人,像是...像是要私下见什么人。\"

我慌忙整理衣衫和发髻,又让蔷薇拿来铜镜照了照。镜中的女子双颊绯红,眼中满是期待与不安。

\"你们先下去。\"我挥手屏退左右,\"若皇上真来了...别让人打扰。\"

侍女们退下后,我坐在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烫伤的痕迹。一炷香过去了,门外却始终没有动静。

是我自作多情了吗?福临或许是去别的宫殿呢?毕竟后宫佳丽三千,又不只我一人...

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停在门外。我的心跳几乎停止,眼睛死死盯着那扇雕花木门。

\"吱呀\"一声,门被轻轻推开。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正是我朝思暮想的福临。

他瘦了,眼下有明显的青黑,嘴角紧抿着,看不出喜怒。那双总是含情脉脉的眼睛,此刻复杂难辨。

我慌忙跪下:\"臣妾参见皇上。\"

沉默。长久的沉默。我低着头,只能看到他的靴尖。那上面沾了些许泥土,像是匆匆赶路所致。

\"手怎么样了?\"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沙哑。

我鼻子一酸,险些落泪:\"回皇上,已经不疼了。\"

\"让朕看看。\"

一双温暖的手握住我的指尖,轻轻抬起。福临低头查看那处烫伤,眉头紧锁。他的睫毛在月光下投下细密的阴影,呼吸拂过我的手指,痒痒的。

\"笨手笨脚的,以后别进厨房了。\"他轻哼一声,却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瓷瓶,\"这是西域进贡的雪莲膏,治烫伤最好。\"

我眼眶发热,说不出话来。福临叹了口气,拉着我坐到榻上。

\"那粥...太甜了。\"他别过脸去,\"下次少放点糖。\"

下次?他还愿意有下次?我心头一热,忍不住抓住他的衣袖:\"皇上不生气了吗?\"

福临的身体僵了一下,眼神暗了下来:\"宛宛,朕可以原谅你很多事,但唯独...\"

\"臣妾知道错了。\"我急忙打断他,\"臣妾保证,以后再也不想他了。\"

这是谎话。人心岂是说忘就能忘的?但为了董鄂家,为了眼前这个为我憔悴的男人,我愿意说谎。

福临静静地看着我,似乎在判断我的话有几分真心。最终,他轻叹一声,将我揽入怀中。

\"朕这些天...很不好过。\"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罕见的脆弱,\"批奏折时会走神,用膳时想着你是否按时吃饭,睡觉时...\"

他没有说完,但我听懂了。原来不止我在思念,他也是。

\"臣妾以后再也不会让皇上担心了。\"我靠在他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交错的影子。我们就这样相拥而坐,谁都没有再提那个已经逝去的人。

这一刻的温情弥足珍贵,但我知道,有些裂痕需要时间才能愈合。有些秘密,必须永远埋藏在心底。

比如我永远无法告诉福临,在那个雨夜,我烧掉的不只是悼诗,还有一颗曾经为别人跳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