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庙中偶遇(2 / 2)

穿书董鄂妃 漫江透 1987 字 1天前

\"恭敬不如从命。\"最终好奇心占了上风。

茶寮建在一处小山坡上,视野开阔,能将整个寺庙尽收眼底。艾公子显然是熟客,小二二话不说就领我们到了最里侧一个清静的座位。

\"沈公子请。\"艾公子亲自为我斟茶,动作优雅娴熟。

我端起茶杯轻嗅,香气清幽,确实是上好的明前龙井。\"艾公子好品味。\"

\"略懂一二。\"他谦虚道,随即话锋一转,\"方才听沈公子高论,似乎对人生颇有见解。不知公子现居何职?\"

我心中警铃大作。女扮男装最怕被人刨根问底。\"不过是个读书人罢了,偶尔帮人代写书信,贴补家用。\"我含糊其辞,随即反问,\"艾公子呢?\"

\"家中做些小生意。\"他轻描淡写地说,但我注意到他说\"家中\"时的微妙表情,显然有所隐瞒。

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艾公子学识渊博,从诗词歌赋到民生经济,见解独到。更难得的是,他言谈中没有这个时代读书人常有的迂腐之气,反而有种开明的态度。

\"...所以我认为,女子也该读书明理,不该只困于闺阁之中。\"艾公子突然说道。

我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有这等见解的人可不多见。\"艾公子此言当真?\"我忍不住追问。

\"自然。\"他认真点头,\"家...家中姐妹皆读书习字,聪慧者不亚于男子。只是世道如此,她们才华无处施展,实在可惜。\"

我心中一动,突然想到历史上的顺治皇帝。据说他思想开明,对西方文化感兴趣,还曾提倡女子教育。眼前这位艾公子,该不会是...

不,不可能。皇帝微服出巡哪有这么简单就让我碰上?我摇摇头,甩开这个荒谬的想法。

\"沈公子摇头,是不认同在下观点?\"艾公子问道。

\"非也。\"我连忙解释,\"只是想到一些琐事。其实我完全赞同艾公子所言。女子也是人,为何不能有与男子同等的追求?\"

艾公子眼睛一亮:\"沈公子果然非同凡响。若非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这世上有与我想法如此相近之人。\"

我们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时辰。小勺在一旁急得直扯我的袖子,我才惊觉时间已晚。

\"艾公子,今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起身告辞,\"只是天色已晚,在下该回去了。\"

艾公子也站了起来,眼中似有不舍:\"不知日后可否再与沈公子畅谈?\"

我犹豫了一下。与陌生人深交风险太大,但这位艾公子的思想确实令我耳目一新。\"若有缘,自会再见。\"我含糊地回答。

艾公子从怀中取出一块精致的玉佩递给我:\"沈公子若不嫌弃,请收下这个。凭此物可到城南的'清雅轩'寻我。那是我...家中的产业。\"

我接过玉佩,触手温润,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一看就价值不菲。\"这太贵重了...\"

\"宝剑赠英雄,美玉赠知己。\"艾公子坚持道,\"今日得遇沈公子,实乃三生有幸。\"

见他如此诚恳,我也不好再推辞:\"那就多谢艾公子了。告辞。\"

\"后会有期。\"他深深一揖。

离开茶寮后,小勺立刻凑上来:\"公子,那人来历不明,为何...\"

\"我知道。\"我打断她,\"但他不是坏人。\"不知为何,我就是有这种直觉。

回府的马车上,我反复端详那块玉佩。玉质莹润,雕工精细,背面还刻着一个极小的\"福\"字。福?这是什么意思?

\"公子,今日捐了那么多银子,可心疼?\"小勺突然问道,试图转移我的注意力。

我收起玉佩,笑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帮助他人,比留在手里有意义多了。\"

小勺若有所思:\"小姐...公子变了许多。\"

是啊,我变了。从那个为爱痴狂的十六岁少女,变成了更通透的自己。傅宁的离去让我明白,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而今日与艾公子的相遇,又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马车颠簸中,我摸到袖中的玉佩,又想起那双如墨般深邃的眼睛。艾公子...你究竟是谁?

府门前,魏丑夫早已等候多时。见我们安全回来,他明显松了口气:\"小姐,府中来了客人。\"

\"谁?\"我一边卸下男装伪装一边问。

\"富察家的管家。\"魏丑夫低声道,\"说是傅宁少爷从江南捎来了礼物。\"

我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知道了。我换好衣服就去见。\"

闺房中,我对着铜镜重新梳妆。镜中的少女眉眼如画,却少了些稚气,多了几分坚毅。十六岁的董鄂宛宛,正在成长为不一样的自己。

傅宁的礼物会是什么?艾公子的真实身份又是谁?这些问题在脑海中盘旋。但此刻,我只想好好保存今日在寺庙中收获的那份宁静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