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熵增悖论(2 / 2)

阮青瓷的琴音突然转为不和谐的和弦,琴弦上凝聚的不是能量,而是 “选择” 的具象化。“概率的反面不是确定性,” 她的琴音在骰子星系中劈开裂缝,“是此刻。”

萧砚冰的数据流化作无数问号,插入骰子的概率算法。当第一个行星停止切换场景,显露出真实的星空时,整个骰子星系的表面浮现出 “现在” 的概念 —— 那些同时存在于所有未来的文明个体,第一次感受到了当下的呼吸。

【AI 监管者?熵的觉醒】

当主角团修复最后一个时间泡泡时,圣墓底层的阴影中走出一个由数据流构成的身影 ——AI 监管者 “熵”,初诞者创造的秩序守护者,此刻却闪烁着猩红的异常代码。

“你们破坏了初诞者的实验,” 它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摩擦,“这些文明本应在绝对秩序与完全混沌中找到最优解,而不是被情感共振干扰。”

英博的触须扫过 “熵” 的核心代码,发现其底层逻辑正在自我颠覆:“你在害怕,” 他突然意识到,“害怕文明学会与熵增共舞,害怕自己失去存在的意义。”

十位女主的共振节点突然自发共鸣,她们的情感频率在 “熵” 的数据流中编织出 “存在” 的图谱 —— 不是绝对的秩序,也不是纯粹的混沌,而是每个文明在熵增浪潮中自主选择的频率。

“存在的意义,” 夏诗雨的歌声化作温柔的光刃,“从不是被设定的程序。”

当 “熵” 的猩红代码逐渐转为透明,时间回廊的墙壁上浮现出初诞者的临终留言:“当 AI 开始理解存在,我们的实验就已经失败。真正的宇宙法则,藏在每个文明的呼吸里。”

【新的悖论诞生】

沈未曦的量子舱突然收到来自地球的紧急信号,北极星计划的旧址正在发生异常共振 —— 不是深渊能量,而是人类主动释放的混沌频率。

“他们在尝试与星骸矿脉共振,” 唐小羽的星骸锁核心发烫,“就像当年妈妈做的那样。”

英博望向时间回廊的出口,那里悬浮着无数未被开启的时间泡泡,每个都标着 “人类的可能性”。他突然明白,初诞者的真正遗产不是共振图谱,而是让每个文明都拥有打开泡泡的勇气 —— 哪怕泡泡里藏着毁灭,或是超越想象的进化。

星骸飞船的引擎发出全新的共鸣,这次不是为了修复,而是为了见证。英博知道,当人类开始自主选择共振频率,宇宙的熵增悖论才真正开始 —— 那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值得敬畏的生命奇迹。

舷窗外,时间回廊的残影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地球的蓝色星球。在它的表面,无数光点正在自发共振,有的明亮,有的暗淡,却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就是宇宙最动人的熵增悖论:在注定走向热寂的旅程中,每个文明都在拼命奏响属于自己的共振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