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开学(1 / 2)

这个时代的高中是可以住校的,每周放假一天,早早的来到学校,缴费,领教材,打扫教室,分配宿舍......

来到宿舍,宿舍是一个大通铺,没有床,是一个个大火炕,一个火炕能住十个人,每个房间有两个大火炕。

来的比较早,选了个靠边的铺位。

开始整理起自己的行李,一个草垫子又叫草珊,一个凉席,一床褥子,一条被单,一床被子,两套带补丁的换洗衣服。

宿舍里的同学陆续到了,开始铺着床,整理着衣物,彼此聊天熟悉。

整理好行李后,坐在自己的铺位上,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他在这个年代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在学校生活,早已波澜不惊的心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宿舍里的同学们逐渐熟悉起来,大家开始互相介绍自己,聊着各自的家乡和家庭。也参与其中,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还有的同学在大声的讨论着当前的形势,这个时代的学生大都有一个爱国心,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富强。

聊着聊着,天色渐晚,宿舍里的灯泡也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心中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他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了自己的未来,也为了家人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和同学们一起去教室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下课后,他都会留在教室或者图书馆里,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是时代的学校里学的东西挺多:国文,数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化学,体育,还有传教士在教英语,学校还有德语外教,音乐老师,手工课。

周末的时候,会回到师傅那里,跟着师傅和铁头师兄继续学习修理技术。他深知,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就到了中秋,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都有了显着的提高。他也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同学也都熟悉了。

教国文的老师一身长袍,戴着个眼镜站在讲台上:“明天中秋佳节,下课后放假一天,后天准时到校。”

同学们闻言,纷纷欢呼起来,也露出了笑容,他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回家了,中秋节能放假一天,正好可以回家看看母亲。

下课后,收拾好东西,匆匆的离开了学校,回到了家中。

王母看到他回来,高兴的迎了上来:“为民啊,你可算回来了,妈给你做了好吃的。”

:“什么好吃的”。

王母拍了拍他的背:“妈打了二斤月饼”。

“哪呢,我都一年没吃月饼了”。

“别急,先吃饭,月饼明天吃,厂子明天也放假一天假,明天回村里一趟,也祭奠下你爸”。

两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给王母讲了这几天在学校里趋势,王母在一边纳着鞋底,听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