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凝碧幽径(1 / 2)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将天际染上一抹凄艳的色彩。

林琛避开了大理寺的眼线,也未惊动裴元澈,独自一人,如同一道融入暮色的幽魂,悄然来到了皇城北侧那片早已荒芜的皇家园林——凝碧池。

正如档案图纸所绘,这里早已不复当年盛景。曾经碧波荡漾的池水已然干涸见底,露出龟裂的池床和枯死的荷梗。园内更是杂草疯长,没过了膝盖,断壁残垣在风中低语,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如今的破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腐的气息,夕阳最后的余晖穿过残破的亭台楼阁,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平添了几分阴森诡谲。

林琛按照裴元澈含糊的提示和自己对图纸的记忆,在一处几乎被野藤完全覆盖的假山石后面仔细搜寻。指尖拂过冰冷的、布满苔藓的石头,终于,在一块不起眼的卧牛石侧后方,他感觉到了一丝松动。

用力推开缠绕的藤蔓,拨开厚厚的落叶,一块边缘并不规整的石板显露出来。林琛深吸一口气,双手抵住石板边缘,缓缓用力将其移开。

嘎吱——

沉重的石板被挪动,露出了一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弯腰通过,向下望去,是深不见底的黑暗。一股混杂着潮湿水汽、浓重霉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却异常清晰的淡淡硫磺味道,猛地从洞口扑面而来,呛得林琛微微皱眉。

硫磺?林琛的眉头瞬间紧蹙。寻常的废弃水道,绝不可能弥散出这种味道!这几乎是某种特定活动的标志性气味。

他没有犹豫太久,时间紧迫。从怀中取出火折子,吹亮,微弱的火光向下探去。光芒所及,能看到下方是向下倾斜的石阶,似乎是通往地下的入口。石阶表面覆盖着一层滑腻的青苔,显然久未有人清理,但并非完全无人踏足。

林琛将火折子叼在嘴里,收敛气息,调整呼吸,然后小心翼翼地侧身滑入洞口,双脚踩上了湿滑的石阶。每一步都异常谨慎,生怕发出半点声响,或是脚下打滑。

向下走了约莫数十步,眼前豁然开朗,他已置身于一条狭窄的地下水道之中。水道高约七尺,仅容两人勉强并行。两侧墙壁由巨大的青石垒砌而成,石缝间还能看到当年工匠留下的粗糙痕迹,以及水流长年累月冲刷形成的圆润弧度。

这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唯有他口中火折子那一小簇跳跃的火焰,勉强驱散了身周数尺的黑暗,更远的地方则完全隐没在浓稠的墨色里。空气冰冷而潮湿,水滴从头顶的石缝中渗出,滴落在脚下的积水中,发出单调而清晰的“嘀嗒”声,在这死寂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突兀。

林琛举着火折子,仔细观察着地面和墙壁。很快,他的目光锐利起来。这水道,绝非如裴元澈所言那般“荒废多年”。

地面上虽然覆盖着薄薄一层淤泥和积水,但仔细辨认,能看到一些相对新鲜、并未被完全冲刷掉的模糊脚印。而且,在靠近地面的墙壁某些地方,他发现了一些新近刻上去的标记——并非官府常用的勘测标记,而是一些形状奇特的符号,其中一个,与那个“符语者”纸条上的“焚心令”符号,竟有几分隐约的相似!

林琛蹲下身,借着微弱的火光,仔细审视着那些脚印。他从现代带来的专业知识此刻发挥了作用。从脚印的大小、深浅、边缘形态以及步幅来看,通行此地的人不止一个,至少有两到三种不同的脚印。这些脚印的主人,步伐沉稳有力,落点精准,显然是身手矫健、训练有素之辈,并且,从痕迹的新旧程度判断,他们是经常出入此地的常客。

裴元澈提供的信息或许部分为真,但这水道的现状,显然已经被另一伙,甚至可能不止一伙的神秘势力所占据和利用!是鬼市的人?还是那个自称“焚心令”的组织?抑或是两者之间本就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