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轻轻应了一声,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他现在何处?”
“按照您的吩咐,属下已派人暗中留意。他似乎对城中颇为好奇,正在集市附近缓行,似乎在寻找落脚的客栈。”石秀的回答简洁而精准。
“很好。”我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时机差不多了。石秀,你随我出去走走。就说…处理公务有些烦闷,去集市上散散心。”
“遵命!”
我们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了县衙。我刻意放慢了脚步,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表情。此刻,我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心中藏着惊天秘密的陆昭,而是一位在新野初立根基、勤勉理事、同时也渴望贤才相助的地方将领。
集市上人流熙攘,充满了刚刚经历战乱后、在新野这片相对安宁的土地上重新焕发生机的活力。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百姓的交谈声,交织成一幅鲜活而真实的画面。我缓步穿行其间,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周围的人群和摊位,实则在迅速捕捉着每一个可能的细节。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看到了那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身影。
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儒衫,虽然朴素,却浆洗得十分干净。身材中等,面容清癯,颔下留着几缕短须,打理得一丝不苟。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偶尔会驻足在某个摊位前,与摊主低语几句,询问些什么。
他的步伐沉稳,举止从容,既没有初来乍到的局促不安,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疏离冷漠。他就像一滴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片人海,却又带着一种独特的、难以言说的气质,让人忍不住会多看他几眼。
是元直!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历经沧桑、饱读诗书、却又暂时困顿于途的士人形象。
我的心,终于彻底落回了肚子里。激动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但我知道,现在还不是相认的时候。
我停下脚步,目光仿佛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个人,脸上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几分好奇和欣赏。
“石秀,”我侧过头,用一种略带惊喜的语气低声道,“你看那人,气质不凡,似乎并非寻常之辈。”
石秀顺着我的目光看去,眼中也适时地闪过一丝探究,然后沉声道:“此人步履沉稳,目光锐利,虽衣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自有风骨,确实不像一般游学之士。”
“嗯,”我点了点头,像是下定了决心,“如此人物,流落于此,实为可惜。我们过去看看。”
我整理了一下衣袍,脸上带着温和而礼贤下士的笑容,缓步向着那个身影走去。
我知道,这场精心编排的“慧眼识珠”大戏,即将拉开帷幕。而元直的到来,也意味着我在这荆襄之地的布局,终于落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子。
新野,将因他而不同。
我陆昭,也将因他而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