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不安分的夜(1 / 2)

不安分的夜

曲终人散。</p>

仆散忠义对杨沅道:“今日接风,明日请杨学士往大明湖一游!”</p>

大明湖名称很多,历水陂,莲子湖,西湖、大明湖……</p>

大明湖之称,则是源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提到这座湖畔当有一座大明寺。</p>

南宋时,渐渐统一为“大明湖”,而后世追溯来历,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金国末年元好问的一篇游记。</p>

大明湖距趵突泉并不远,杨沅欣然应允。</p>

“酩酊大醉”的完颜大睿拖着仆散忠义不撒手。</p>

完颜大睿口齿不清地嚷道:“不尽兴,不……尽兴啊。忠义大……大人,不许走,咱们继续喝。”</p>

仆散忠义皱眉道:“杨学士一路舟车劳顿,该让贵宾早些歇息才是。”</p>

完颜大睿道:“那……咱们去你府上喝。”</p>

仆散忠义推辞道:“明日下官还要陪伴宋使游大明湖,不如到时候你我再喝个痛快。</p>

今晚若是大醉,明日起不来,岂不失礼。”</p>

完颜大睿不依地道:“以我的酒力,再饮十坛又何妨,宋使是客,本王就不是客了?</p>

你是地主,须得陪本王喝个痛快。”</p>

完颜驴蹄也上前劝说道:“大睿,天色不早了,忠义大人也劳乏了半日,咱们明日再喝吧。</p>

明天,明天的酒水我包了,我多带几坛上船去,叫你喝个痛快。”</p>

完颜大睿道:“明日的酒是明日的酒,今日的……嗝儿,酒是今日的酒,岂可混为一谈。”</p>

仆散忠义和完颜驴蹄好一番商劝,完颜大睿就是不依。</p>

完颜大睿最后才道:“罢了罢了,本王今晚……就去忠义大人府上借宿。</p>

你给我酒喝,再从你家物色两個美人儿来陪我,哈哈哈……”</p>

仆散忠义实在纠缠不过这个醉鬼,只好答应下来。</p>

当下,完颜大睿就带着他的一众侍卫随仆散忠义而去。</p>

完颜驴蹄却和衍圣公孔拯去了孔家在济南的“别素来花团锦簇,深得仆散忠义器重。</p>

得到仆散忠义的吩咐,枯坐厢房静候仆散忠义归来的叶至雁急忙丢开蒲扇,拿起自己精心写好的文稿,便急匆匆去了花厅。</p>

仆散忠义只在大水桶中露出一个脑袋,看见他来,便问道:“叶先生,本府叫你写的檄文可已写好了?”</p>

叶至雁虽然赔着笑,却难掩得意之色,说道:“学生百般斟酌,精心拟措,自信这一篇檄文,不会比当年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稍逊半筹。</p>

大人请看。”</p>

一见仆散忠义正泡在水里,叶至雁忙又收回文稿,说道:“大人现在不方便,学生读给大人听。”</p>

仆散忠义点头道:“好,你且念来本府听听。”</p>

仆散忠义叫他写的这封檄文,是用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的名义写的。</p>

内容既是一篇传檄天下的声讨文章,也是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煽动蛊惑上京权贵造反的信函。</p>

仆散忠义已经从往来公文中拓下了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的签名笔迹和印章。</p>

如今就等着叶至雁模仿完颜大睿的笔迹写好这篇谋反的文章,再盖上伪造的印章,便是铁证。</p>

叶至雁向来以文笔犀利华丽而自矜,拿起这篇《讨完颜迪古乃檄》,便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p>

完颜迪古乃就是完颜亮的本名。</p>

仆散忠义闭目细听,听着听着,渐渐感觉不对劲了。</p>

嗯?</p>

叶至雁以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的名义,给陛下列了十大罪状?</p>

这个……</p>

仆散忠义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且耐着性子听下去。</p>

叶至雁念得慷慨激昂,历数着完颜亮的十大罪状。</p>

,这么写是没有问题的。</p>

而且,正是有这样一篇痛骂完颜亮,毫不留情揭完颜亮疮疤的檄文,也更容易叫人相信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是真的要谋反。</p>

然而,真要是整出这么一份檄文当作证据,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固然完了,他仆散忠义也要完了。</p>

完颜亮的度量,可并没有那么大,是一定会和他算后账的。</p>

仆散忠义越看越怒,怒极而笑:“好,好好好,叶至雁,你写的好啊。</p>

当真是句句如刀,字字如箭,叫本府看了心惊肉跳,冷汗淋漓。”</p>

叶至雁听了更加得意,却故作谦逊地笑道:“大人谬赞了。</p>

学生只是小试身手,也是时间太过仓促,不然学生还可以写的更好。”</p>

仆散忠义点头笑道:“好好好,已经非常好了,你近前来!”</p>

叶至雁急忙趋身至前,拱手道:“大人。”</p>

仆散忠义突然脸色一厉,一探手臂,一把就握住了叶至雁的后颈,把他的脑袋狠狠压进了水桶里。</p>

叶至雁大吃一惊,急忙挣扎起来。</p>

可是他一介书生,哪有力气挣得过仆散忠义这样一位骁勇的武将。</p>

很快,那激涌的水面渐渐平息下来。</p>

随着最后一串气泡冒起来,叶至雁的身子无力地耷拉在水桶边,上半身还浸泡在水里,寂然不动了。</p>

仆散忠义从水桶里一步跨了出来。</p>

那些婢女唬得面如土色,一个个跪在地上,不敢言语,也不敢上前为他擦拭身体。</p>

仆散忠义余怒未息,这个不知分寸的混账东西!</p>

如此不知好歹,留着早晚是个大祸害,杀就杀了。</p>

奈何,方才一怒之下杀了叶至雁,却叫何人来冒充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的笔迹?</p>

仆散忠义略一思索,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济南府押司,林威。</p>

林押司是辛家介绍到济南府来的,仆散忠义自然要给这个面子,就把他安排在衙门里做了一个押司。</p>

此人精于文墨,只不晓得他能不能模仿他人笔迹。</p>

眼下时间紧急,明天这封檄文就得出现在完颜大睿他们身上。</p>

仆散忠义赤条条地站在那儿,便吩咐道:“去个人,马上把林威找来!”</p>

林威如今还不到三十岁,孤身一人,并未娶亲,所以就在济南府衙附近租了间房子。</p>

很快,他就被人带进了济南府衙的后宅。</p>

书房里,灯光映着仆散忠义的半边脸,阴沉沉的。</p>

桌案上横着一口刀,吞口的黄铜在灯光下锃亮一片。</p>

一见林威进来,仆散忠义二话不说,就把几份公文甩了过去。</p>

“看看,这公文笔迹,你可能模仿?”</p>

林威的目光轻轻掠过案上那口刀,眸中微现一抹诡色。</p>

他弯下腰,故作惶然地捡起了公文。</p>

这是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行文济南府,向仆散忠义索要各种好处的几篇公文。</p>

自从他们不情不愿地自上京搬迁到山东,便觉得朝廷亏待了他们。</p>

因此二人时常巧立名目,向州府索要各种好处和便利。</p>

为了引起仆散忠义的重视,这种索要好处的公文都是他们亲笔写的。</p>

林威随意浏览了两份公文,便肯定地回答道:“回大人,这笔迹,卑职可以模仿。”</p>

仆散忠义一听,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p>

仆散忠义欣然道:“好!你入府衙也有一年多了吧?做事倒是勤勉。</p>

本府如今就升你做济南府团练副使,今后协助本府提辖济南捕盗拿贼之事。”</p>

大宋这边现在做官有科举和荫补两种方式。</p>

金国这边也差不多,而且比宋国更随意些。</p>

像团练副使这种地方性的低级官吏,仆散忠义自己就可以进行任免。</p>

团练副使虽然只是个低阶武官,却是协助长官统领地方自卫武装的武官,负责着整个济南府的地方治安。</p>

林威受“六千会”安排,打入济南府也有一年多了。</p>

“六千”,就是把“辛”字拆开。</p>

“六千会”,就是辛家暗中主持的山东路最大的贩卖私盐团伙。</p>

只是,这种拆字联想太过隐晦,这种拆字游戏金人也不熟悉。</p>

哪怕是听到“六千会”这个名字,大部分人第一想法也是“足足有六千帮众的私盐贩子?”</p>

很难有人能联想到四横闸村里一老一少的辛家祖孙。</p>

以前林威做押司,只能给“六千会”通风报讯儿。</p>

现在他做团练副使,直接就是捕盗拿贼的官儿。</p>

以后官府再想抓捕私盐贩子,就要靠他这个私盐贩子了。</p>

林威满脸激动,叉手施礼道:“大人如此器重,林威甘为大人效死。”</p>

仆散忠义“嘿嘿”一笑,挥手道:“本府无需你去死。</p>

来,照本府说的,模仿这完颜大睿的笔迹写一封信,署名就用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的笔迹。”</p>

仆散忠义站起身,提着那口刀,往自己的座位上点了点。</p>

林威心中有点含糊,这厮不会等我写完信就杀人灭口吧?</p>

他提着小心走过去,铺开一张纸,便提起笔来。</p>

仆散忠义想了一想,沉声道:“上京诸位,今已大难临头,尔等尚不自知么?</p>

想我等世居白山黑水,何等逍遥自在。</p>

而今,完颜迪古乃当国,其志在于天下,足以损毁你我一家一姓之根基。</p>

迪古乃大志雄才,断然不肯容忍你我不断搪塞,阻挠他一统天下之志。</p>

长此以往,我等后果不堪设想。而今,我与驴蹄被迫迁往山东,根基尽失,任人鱼肉,便是诸位前车之鉴……”</p>

什么?</p>

反贼串联造反的密信,字里行间还在吹捧我大金皇帝陛下?</p>

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大金国皇帝陛下就是英明神武志在天下啊!</p>

难道这不是天下公认的事实吗,谁敢挑刺儿?</p>

为什么要历数皇帝陛下的罪行啊?</p>

就是我们私心作祟了,我们不愿意交权,所以我们要造反。</p>

什么?不合逻辑!你要什么逻辑!</p>

老子只是需要那么一个大概其说得过去的罪名,能编排到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身上就行了。</p>

只有叶至雁那种读书读傻了的蠢货,才会为了寻求逻辑,煞有其事地罗列我大金皇帝陛下的罪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