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净尘大闹艳香居(1 / 2)

墨澜风站在人群中央,甩开折扇,来回缓缓几步,心中便有了佳作。

她停下脚步,微微开口,吟道:“青山碧水舞翩跹,万寿山间韵万千。翠峦跃动云间戏,碧波轻摇日下眠。飞瀑如弦弹山韵,溪流似笔绘水篇。山水灵动情难尽,人间仙境在此间。”

众人闻听,纷纷夸赞。

咏天师山的年轻人赞叹道:“真乃绝妙!一'舞'一'韵'开篇短短两个字,便将万寿山的青山碧水、包罗万象之美展现在众人面前,赋予了这些景色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

颂天宫山的老者也接过话来,说道:“绝妙至极!但见翠峦于云间跃动嬉戏,碧波在日下悠然轻摇,同样是在描绘景致,墨先生此二句相较刚才那位书生兄弟之‘翠峰如剑刺苍穹,碧波似龙舞四方’,更显意境深远,引人遐想无尽。”

书生也由衷赞叹道:“是啊!墨先生之才远胜我十倍,更绝的是‘飞瀑如弦弹山韵,溪流似笔绘水篇’这两句,将飞瀑与溪流这两种自然景观赋予了生命力和艺术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那位对北帝山情有独钟的侠客,此刻面容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欣赏之情,毫不吝啬地倾泻出他对眼前这首诗作的由衷赞叹与深切喜爱。

他进一步补充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结尾两句真乃神来之笔,既巧妙实现了全文的前后呼应,又以一种看似质朴无华却饱含深情的笔触,从眼前的景致悠然过渡到内心的感悟。它们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同时深刻体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与真谛。”

刚才还起哄的男子也开口赞道:“看来无需过多赘述,墨先生的这首诗,无疑已成为了今晚最为璀璨的明珠,堪称佳作中的翘楚。”

众人闻听此言,顿时,整个大厅内群情鼎沸,气氛热烈非凡。一阵阵喝彩声如潮水般涌来,响彻云霄,充满了对墨先生诗作由衷的赞美与敬佩。

却在这时,墨澜风忽然开口说道:“承蒙各位抬爱,小女子不胜感激,只是这万寿山乃是净明观的地盘,今日有幸,万寿山净明观徐掌门也在堂下,不如让他也作一首万寿山的诗如何?”

言罢,墨澜风举止优雅,风度翩翩,不失礼节地将手轻轻引向徐净尘一行人的座位前。众人随着墨澜风的手势,纷纷将目光投向徐净尘所在的那一桌,瞬间,徐净尘三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席间,忽有人高声起哄,带着几分戏谑道:“久闻徐掌门大名,如雷贯耳,不知徐掌门此番莅临艳香居,所为何来?莫非这修道之人,也偏爱这风花雪月、温柔乡中的景致?”言罢,众人皆是一阵哄笑,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而略带几分玩味。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调侃与众多好奇的目光,徐净尘置身于众人注视的中心,却仍旧保持着那份超凡脱俗的从容与淡定。

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而坚定,缓缓启齿道:“修道之人,虽以清心寡欲为本,却也不乏对世间美好之物的欣赏与感悟。今日,借此良机,我便以诗会友,为诸位吟诵一首,愿能博诸位一笑。”

“杀气腾腾映晚霞,墨云翻滚掩天涯。澜波汹涌江湖远,风起云涌战旗斜。”

徐净尘吟完,忽而一人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哈哈大笑道:“这也是诗吗?”忽而他一想诗的原句,每个字的开头,恰好是“杀墨澜风”四个字,才知徐掌门来意,顿时止住笑声,不敢多言,默默坐了回去。

墨澜风早已脸色大变,道:“徐掌门倒是直接。”

徐净尘闻言,脸色一沉,怒道:“休要废话!今日便是来拿你的!”

墨澜风淡淡地笑道:“想拿我,可得看你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