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拾月面对那些纷至沓来的礼物,神色波澜不惊。自幼在钟鸣鼎食的古家长大,他什么样的奇珍异宝没见过,这些礼物于他而言,实在算不得稀罕。
另一边,古家主厅之中,古家家主与古拾月的母亲相对而坐,两人神情严肃,正细致地商讨着古拾月入宫的诸多事宜。古家家主微微皱眉,手轻轻敲着桌面,说道:“拾月这一入宫便是皇后之尊,可后宫局势复杂,咱们不得不谨慎行事。”
古拾月的母亲忧心忡忡地点点头,“是啊,虽说咱们古家势力不弱,但后宫里那些人难保不会耍些阴招。拾月单纯,我就怕他吃亏。”
“所以咱们得提前谋划,”古家家主目光坚定,“入宫后的礼仪规矩,得让他烂熟于心,言行举止都得彰显出皇后的风范,不能让旁人看了笑话。还有,得安排几个得力的亲信在他身边,暗中护着他。”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各种细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而在书房里,古拾月正和父亲促膝长谈。父亲一脸凝重地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月儿,这后宫不同于咱们古家,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家族的荣辱。你性子善良,但在宫里,该有的威严不能少。”
古拾月认真地点点头,“父亲放心,我明白。只是孩儿从未经历过这些,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莫怕,为父会把宫中的门道细细讲与你听。圣上看重你,你便要好好辅佐,为家族争光,也为天下苍生谋福。”
古拾月眼神渐渐坚定起来,在父亲的讲述中,对即将到来的宫廷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暗暗下定决心,定不负家族的期望。
古拾月静静地听着父亲对圣上后宫局势的剖析,心中对未来的处境逐渐明晰。
圣上宫中侍君数量虽不算多,但各个背景不凡。李贵人凭借出身九大家族之一李家旁支的身份,在后宫曾盛宠一时。且先帝后宫的李贵君乃是其舅父,当年正是通过舅父举荐,李贵人得以进入归玄青府邸。他那张倾国倾城的面容,更是让他成为后宫公认的最美男子。尽管如今圣宠稍减,可背后有李家势力支撑,众人还是不敢轻易与他交恶。
雅贵人来自书香门第张家,又让圣上诞下皇子,父凭子贵,在宫中的地位稳如泰山。赵贵人虽家族普通,自身也并不出挑,但好歹能得圣上偶尔眷顾。至于其余几位,皆是一直陪伴在归玄青身边的老人,资历颇深。
而那新进宫的三个答应,在古家这样的名门望族面前,身世着实不值一提。他们或许连在圣上跟前露脸的机会都不多,在古拾月眼中,确实没必要过多在意。
古拾月微微皱眉,思索着自己入宫后该如何与这些人相处。虽说自己出身古家,身份尊贵,但后宫争斗向来波谲云诡,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深知,要想在这后宫站稳脚跟,光靠家族背景还远远不够,还需步步为营,谨言慎行。
父亲看着古拾月沉思的模样,语重心长地说道:“月儿,后宫复杂,你进宫后,对李贵人这样有势力的,不可得罪;雅贵人有皇子傍身,可适当交好;至于其他几位,也不可轻视。
唯有与众人妥善相处,你这皇后之位才能坐得安稳。”古拾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父亲,点头道:“父亲教诲,孩儿铭记于心。”
古拾月深明前朝后宫紧密相连的道理,深知自己作为古家子弟入宫为后,地位虽尊荣,却也如置身风口浪尖。古家在朝堂举足轻重,旁人虽不敢公然轻视他,但暗地里的暗算怕是难以避免。
父亲的叮嘱言犹在耳:“月儿,你此去宫中,一举一动皆关乎家族兴衰。古家树大招风,难免有人心怀嫉妒,对你使绊子。你行事务必万分小心,不可给人可乘之机。”
归玄青身为明君,选择古拾月为后,意在借助古家势力稳固朝堂。古拾月明白,自己身负家族与圣上的双重期望,责任重大。他要在后宫中谨言慎行,以智慧与谋略应对各方势力,避免卷入无端纷争。
古拾月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做好分内之事,不辜负归玄青的信任与古家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