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线的深入,透明度的奥秘也逐渐展露。料子的特质在灯光下有了直观的展现,从专业角度而言,我们关注的是“水头”的情况。光线如灵动的精灵,在原石内部穿梭。能较为顺畅地深入一定距离,且光晕均匀地晕染开来,恰似月光在静谧湖面上的轻柔扩散,这种现象在行业中被称为“吃光”效果好,便表明其“水头”尚佳,透明度良好。
反之,若光线似遇到重重阻碍,仅在表面徘徊,光晕微弱且范围狭小,仿若被困于囚笼之中,那这原石的“种水”或许就稍显逊色,“透光性”较差。
而内部结构的观察更是关键所在。在灯光的照耀下,需仔细探寻其中的纹理与颗粒。翡翠原石或许会有棉絮状的纹理,在专业术语里这被称为“石棉”。它们如同冬日里的初雪,零零散散地飘落于翡翠的世界。
倘若这些“石棉”数量稀少且分布均匀,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错落有致,那么对原石的整体品质影响不大。
但若是“石棉”密集如乌云蔽日,或者出现明显的石纹、裂隙,仿若平静湖面上的裂痕,那便会使原石的价值大打折扣。
同时,还要留意颗粒感,优质的原石内部“晶体颗粒”细小,在灯光下几不可见,如同细腻的沙滩,而若“晶体颗粒”粗大且分布不均,就似粗糙的石子路,品质自然不高。
在观察时,还需注意是否有“苍蝇翅”现象,即翡翠硬玉矿物的解理面在光照下出现的一个个犹如苍蝇翅膀的亮白色反光小面,若“苍蝇翅”细小、均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部翡翠质地细腻。
陈歌打灯观察翡翠原石,就像是与翡翠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借由灯光这把钥匙,去开启它深藏的秘密,从而在这翡翠的奇妙世界里,探寻到真正的瑰宝。
这时,李老板见陈歌看着一块料子半天没有动静,便走了过来。
陈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表面上不动声色,想着可不能让老板看出自己对这块料子势在必得。
老板见陈歌对这块料子感兴趣,立马凑过来道:“你小子眼光倒是挺好的,这块料确实不错的。”
陈歌询问:“李老板,这块料子什么价?”
李老板笑了笑:“五万!
陈歌呵呵一笑:“李老板,这种小料,是没办法做手镯的,最多做做牌子与挂件,五万太狠了点吧!五千我要了!”
李老板顿时脸色又拉了下来:“嘿你小子!五千?五千你有多少我收多少!还价也没你这种还法的吧!”
陈歌不为所动,他淡淡开口:“这种料子一般出糯冰黄阳绿的翡翠,而糯冰黄阳绿手镯的价格也不过几万块钱一只,你这是全赌料,又不能做手镯,再说谁知道能不能赌赢呢?五千不低了!”
“不行!五千卖不了,你小子砍价没你这样砍的!这样,你若诚心要,给三万!三万你拿走!”李老板摇晃着脑袋对陈歌说道。
一下子减去两万,这价格看似挺真诚的,可陈歌心中不禁一阵冷笑!果真是无商不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