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权码?量子僵局(2 / 2)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几位汉东官员忍不住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纷纷。祁同伟微微皱眉,婚戒在桌面上轻轻磕出一声脆响,他迅速调出平板电脑上的修改版协议,指尖在屏幕上如飞般快速滑动:“雅之先生,您应该清楚,汉东有着明确的政策规定,涉及民生的数据,必须牢牢保留主权,这一点,绝无商量的余地。”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屏幕转向铃木,重点条款被他用醒目的红色标注出来,在屏幕上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向铃木强调着汉东的底线。“不过,考虑到此次合作的诚意,我们可以适当开放商业数据的使用权。” 他的话语看似做出了让步,实则暗藏玄机,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在维护汉东利益的同时,也试图寻求合作的平衡点。

铃木雅之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在说,他早已料到祁同伟会给出这样的回答。他不紧不慢地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文件纸张的边缘,还清晰地带着东京总部的机密印章,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既然如此,为了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能否让我们的技术团队入驻数据港,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地测试?” 这个要求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变得剑拔弩张,空气仿佛都要被点燃,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

祁同伟的目光迅速扫过会议室里的监控摄像头,那些闪烁的小红点,此刻在他眼中,像极了高小琴曾展示过的境外数据节点,充满了危险与未知。他伸手接过文件,纸张细腻的触感,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国安厅破解的加密 U 盘 —— 同样来自瑞士进口的高品质纸张。“测试可以,但必须在我方技术人员的全程监督下进行。” 他拿起钢笔,笔尖在纸张上微微停顿了一下,随后用力写下备注,笔尖划破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仿佛是在向博世团队宣告着他的坚定决心,绝不允许汉东的利益受到丝毫侵犯。

当谈判艰难地进行到第七个小时,陈立伟的演示也进入了最后的关键阶段。他展示的数据脱敏流程,从表面上看,堪称完美无缺,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与反复的演练,似乎无懈可击。然而,在量子密钥与传统加密算法的融合演示中,一个极其细微的延迟,还是没能逃过汉斯那敏锐的眼睛。“这个 0.3 秒的时差,” 汉斯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他拿起红笔,在记录纸上重重地圈出数据,“在量子通信如此高要求的领域中,这足以造成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 他的话语,像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将会议室的气氛推向了紧张的巅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祁同伟的目光迅速转向陈立伟,只见陈立伟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成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可见他内心的紧张与焦虑。祁同伟心中一痛,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的微笑。他站起身,从容地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快速画出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流程图:“米勒先生,这是我们特意预留的安全缓冲机制。” 他的笔触有力而坚定,线条在白板上纵横交错,仿佛是一张守护数据安全的天罗地网,让人看了心生敬畏。“它就像是给数据穿上了一层坚固的双重保险,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数据的安全性都不会受到威胁。” 然而,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所谓的缓冲机制,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虚假模块,永远都不会真正启用,只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而编造的谎言。

晚宴上,华丽的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宴会厅装点得如梦如幻。汉斯举起手中的红酒杯,杯中波尔多的酒液在灯光下泛着如宝石般璀璨的红色光泽:“祁书记,通过这次谈判,我真切地见识到了汉东卓越的技术实力。”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恭维,可眼神却依旧犀利如刀,仿佛能看穿一切伪装,直达人心。“不过,在博世的合作理念中,我们始终更看重合作伙伴的透明度与诚意。” 祁同伟微笑着与他碰杯,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响在空气中回荡,就在这一瞬间,他眼角的余光瞥见汉斯西装内袋里,露出了半截文件,文件上那熟悉的山水集团英文缩写,让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了几分,一种不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深夜,省委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祁同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独自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谈判记录。他的目光在一行行文字间来回穿梭,眉头越皱越紧。在反复查看的过程中,他发现,德方代表在讨论数据存储节点时,多次有意无意地提到东南亚海域。这个看似平常的细节,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高小琴展示的境外节点分布图,那些闪烁的红点,此刻仿佛又在他眼前鲜活地跳动起来,仿佛在预示着某种危险的降临,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与警惕。

他起身走到保险柜前,轻轻转动密码锁,取出那只珍贵的翡翠手镯。手镯内侧的 “hSbc 2019” 字样,在台灯昏黄的光线中泛着神秘的幽光。他将手镯放在谈判录音笔旁,无意间竟发现,两者的尺寸竟然完美契合。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他的心中涌起无数疑问:这会不会也是某个关键密钥的载体?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疑问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迫切地想要找到答案,却又感到无比迷茫。

第二天清晨,当谈判再次继续时,祁同伟刚走进会议室,便敏锐地注意到博世团队的翻译换了人。新翻译胸前佩戴的工作牌显示,他来自新加坡分公司。而更让祁同伟警觉的是,新翻译口袋里露出的 U 盘,接口处的磨损痕迹,与陈立伟昨晚丢失的测试设备一模一样。祁同伟的手指在会议桌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可他的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镇定自若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