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跨国追踪(2 / 2)

祁同伟和侯亮平在那间弥漫着腐臭气味的废弃工厂秘密据点碰面时,两人都挂了彩。侯亮平的衬衫袖口渗着血,血迹已经干涸,变成暗红色,像一朵枯萎凋零的花。祁同伟的太阳穴贴着创可贴,周围的皮肤有些红肿。侯亮平把烧剩的烟头狠狠踩灭,声音低沉得像从地底传来:“国际刑警的线人被收买了,我们现在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赵瑞龙那艘游艇的航海日志。” 祁同伟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墙上那张破旧的地图,在公海区域画了个圈,光圈在黑暗中摇曳闪烁,像一个摇曳不定却又承载着希望的火种:“阿玉说游艇每周三都会去一个固定坐标,那里肯定有猫腻。”

阿玉蜷缩在渔船那狭小逼仄的底舱里,怀里紧紧抱着偷来的航海日志。纸张散发着海水和机油混合的刺鼻气味。最新记录显示,三天前游艇在北纬 18 度、东经 105 度停留了六个小时。船身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摇晃。甲板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像一群饿狼在追捕猎物。阿玉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慌慌张张地将日志塞进防水布袋,动作慌乱却又透着一股决绝。她深吸一口气,潜入冰冷的海水,海水像无数根冰冷尖锐的针,狠狠刺痛着她的皮肤。黑暗中,她凭借着敏锐的触感,摸到一块凸起的金属 —— 那是游艇底部固定的防水保险箱,仿若一个藏着真相的神秘宝盒。

赵瑞龙接到保镖的紧急汇报时,正在和境外商人视频会议。保镖的声音带着恐惧,几乎要哭出来:“航海日志不见了!” 保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过来,带着一丝颤抖:“监控显示是个女的,穿着渔民的衣服!” 赵瑞龙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对着屏幕说:“启动 b 计划,让国际仲裁庭提前介入。” 挂断电话后,他抓起水晶烟灰缸砸向墙面,烟灰缸瞬间破碎,瓷片飞溅在 “光明湖规划图” 上,将湖心岛建材的位置划得支离破碎,仿佛他那破碎不堪的计划。

祁同伟在办公室里,灯光昏暗,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他仔细研究阿玉冒死带回的航海日志,眼睛几乎都要贴到纸上了。关键的一页被海水泡得模糊不清,字迹像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但他还是辨认出了 “东南亚振兴基金” 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宛如一道曙光,穿透了浓稠的黑暗。侯亮平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刚截获的邮件,脚步急促:“赵瑞龙准备用虚假质检报告申请国际仲裁,冻结光明湖项目所有资金。”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是愤怒,却又透着坚定。祁同伟把日志锁进保险柜,动作沉稳却又带着一丝急切:“通知高小琴,让她联系海外媒体,我们得抢先公布证据。”

高小琴在香港的医院病房里,握着昏迷的陈老板的手,手心里全是汗。监护仪的滴答声像倒计时的钟声,每一声都重重地敲在她的心上。她的手机收到新邮件 —— 是陈老板助理发来的关键证据。照片里,瑞士银行保险柜的钥匙正在某私人收藏家手中流转,附带的录音里,清晰地记录着赵瑞龙与境外财团的交易细节,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敌人的要害。她抹了把眼泪,泪水划过脸颊,带着一丝苦涩:“证据到手了,但我们必须在 24 小时内公布。”

暴雨持续了整整一周,光明湖的水位已逼近警戒线,湖水浑浊不堪,像一头愤怒咆哮的野兽。祁同伟站在指挥部的落地窗前,看着湖心岛建材的运输车在雨中艰难行驶,车轮溅起高高的水花。侯亮平匆匆赶来,手中拿着国际刑警的最新情报,脚步急促,鞋底在地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赵瑞龙准备乘私人飞机逃往东南亚,我们必须在他离境前实施抓捕。” 祁同伟转过身,眼神坚定得如同钢铁:“通知海关、边防,布下天罗地网。这次,绝不能让他跑了。”

而此刻的赵瑞龙,正在私人机场的贵宾厅里,对着镜子整理领带,脸上带着一丝自信满满的微笑。手机收到最后一条消息:“证据已销毁,航班一切就绪。” 他冷笑一声,将手机扔进碎纸机,手机在碎纸机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像一首绝望的悲歌。远处传来警笛声,由远及近,可他却满不在乎 —— 海关和边防都有他的人。直到看到一队荷枪实弹的特警冲进大厅,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他,他脸上的笑容才彻底凝固,像一尊被瞬间定格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