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嗡嗡的张相!
刚过鸦鸿桥,看到浭河东边的堤岸后面,种着一排排杨树,笔直但不高,都是这两年才种下的。</p>
被朱翊钧钦点为“接驾使”的丰润羊毛呢绒厂的张大力,指着那排延绵二三十里的防洪防风林,自豪地说道。</p>
“皇上,张相,嘉靖四十六年,我们呢绒厂在丰润建成,从那一年开始,每旬休沐日,工人公会都时不时组织我们去河边植树造林。</p>
厂里也很支持,拨下钱粮,买树苗,补贴我们伙食,提供茶水,还提供奖品,奖励植树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品不菲,大家积极性都很高。</p>
当然了,不光要种,还要注意养护。几年下来,这里已经成林了。不过对岸的百姓,时常跑来偷伐树木。</p>
玛德,我们辛苦种下的树木,怎么能让他们给砍了去。</p>
我们就组成护林队,下工时间轮流值班,抓到偷木贼就狠打一顿,过了一两年,敢来偷树木的乡民也就少了。”</p>
听了张大力的介绍,跟着后面的内阁长史张学颜忍不住轻声对张居正说道:“阁相,东西两岸的仇恨,有渊源啊。”</p>
他是昨晚和杨金水赶到洪家桥驿站。</p>
此前两人先去滦州打前站,听到朱翊钧一行暂停,马上赶了回来,今天一早又分别先到农田和工厂这边打前站。</p>
张居正看了一眼前面紧跟在朱翊钧身后的杨金水,心头有点烦躁。</p>
自从冯保被叫去承德督造行宫,自己在司礼监等于是瞎子聋子。</p>
暂掌司礼监之一的陈矩为人廉洁,力主安静,与赵贞吉的关系很好。</p>
另一位大貂珰杨金水,跟胡宗宪和谭纶的关系不错。</p>
自己堂堂内阁总理,在司礼监居然没有一位盟友,这太说不过去了。</p>
得想个法子,让皇上把冯保叫回来。</p>
张学颜在耳边说话,马上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p>
张居正点点头:“工厂是新兴事物,你我都不大懂。且看看皇上和杨公公是如何处置的。”</p>
张学颜看了一眼张居正,不再出声了。</p>
朱翊钧却听得很有意思,他转头对杨金水说道:“这些工厂,你费了不少心血,还有朕的那些话,你都听进去,尽量在一步步地做了。”</p>
“回禀皇上,皇上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奴婢照着皇上的圣谕做,肯定没错了。”</p>
从鸦鸿桥一过来,就是一条水泥马路,延伸两三里,一直通到远处的工厂大门。</p>
看着这条宽四米的水泥马路,张居正捋着胡须忍不住感叹道:“水泥马路,潘少尹在京师南城旧城改造,修的全是这种水泥马路。”</p>
张学颜马上附和道:“阁相,这水泥马路好处多多。</p>
不扬灰,下雨天不会成泥泞。十分平坦,马车行驶在上面,一点都不颠簸。水泥现在倒不贵重了,关键是路基要打好,十分讲究。</p>
没有道路研究所的人指点,就算你把水泥路修好了,地基没打好,搞不好两三年过去,这马路水泥路面下面,就塌陷空了,全废了。”</p>
张居正转头看着他,“子愚对筑路很有心得。”</p>
“阁相,太原到大同的水泥马路,就是属下任山西参议时主持修建的。也是因为修了这条路,才被王部堂和霍公联袂举荐为山西巡抚。”</p>
是啊,张学颜是理繁能吏,自己才任命他为内阁长史,料理内阁繁剧之事。</p>
一路上说着话,对着马路两边指指点点,朱翊钧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工厂区第一站。</p>
迎面是一道大门,平顶牌坊式,上面树着一行铜皮字:“丰润羊毛呢绒厂”,在阳光下闪闪发光。</p>
下面是两扇铁栅栏门,被完全打开。</p>
大门门柱两边是一道高高的红砖围墙。</p>
宋公亮已经带着羽林军在这里各处布防,大门、围墙,还有里面,到处可见站岗的官兵。</p>
一群人站在大门口迎接,为首的是吴厂长,昨天见过。</p>
闹哄哄行完礼,朱翊钧和张居正一行人径直走进工厂大门,一条十米宽的平坦水泥路亮瞎了众人眼睛。</p>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泥路两边是一棵棵不高的雪松树,树之间是一个个砖砌的花坛,里面种满了花。</p>
水泥路向前走五十米,是一堵照壁,比一般宅院的照壁要长,相对显得就矮了。</p>
上面石板上刻着四个大字:“强国富民!”</p>
吴厂长在一旁解释道:“这是臣等斗胆,从刻版的圣谕宝录里仿摘的皇上笔迹。”</p>
朱翊钧点点头:“这四个字,是朕在隆庆二年,题写给《上海商报》,《滦河报》也进行了转载,都用的刻版,把朕的字刻复出来。</p>
你们也照瓢画葫芦。嗯,”</p>
朱翊钧摇了摇头。</p>
怎么,皇上不觉得好?</p>
吴厂长十分紧张,下意识地看了看杨金水。</p>
杨金水看了他一眼,嘴角挂着微笑,不动声色地眨了眨眼睛。</p>
稍安勿躁!</p>
“张师傅,朕的字,辜负了你的教诲啊。写得太难看了,刻在这里,朕的脸是烫的啊,羞愧难当。”</p>
张居正连忙笑着答道:“皇上御极天下,日理万几,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练字这种微末之事,自然就耽误了。</p>
不过皇上的字刚毅有力,别有一番韵味。”</p>
“张师傅就别浮夸朕了。朕的字,朕心里有数。内廷字写得最好的是冯保,其次就是陈矩、吕用和杨金水,李春、祁言的字也都各有所长。</p>
外朝里,李师傅的字写得最好,还有文长先生,接下来就是赵师傅和张师傅你了。</p>
嗯,冯保去承德有多久了?”</p>
杨金水答道:“回皇上的话,冯公公是端午节前那几天起身去的承德,到这会已经两个半月了。”</p>
“你是少府监,行宫修建要从你口袋里拨钱粮,进程你心里最清楚,承德行宫修得怎么样?”</p>
“回皇上的话,在冯公公督造下,地基和主体框架都修好了,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完后好好验收。”</p>
“验收很重要。现在是水磨功夫,不能把冯保陷在里面,耽误事。传旨,把冯保叫到府治卢龙城,等着朕。</p>
朕的字,还要多向他学习。”</p>
“遵旨!”</p>
朱翊钧和杨金水一唱一和,几句话就把召回冯保的事定了下来,张居正一时间居然没反应过来。</p>
天意难测啊!</p>
自己刚才还心念着想什么法子,把冯保弄回来,好在司礼监有个盟友照应,没想到念头刚转完,皇上就拍板叫回冯保。</p>